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海门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接踵而至
聚焦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3-06-27 字体:[ ]

6月4日,江阴上市企业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中海门港新区,总投资50亿元的振江新能源项目签约落户;时隔11天,总投资50亿元的上海电气集团光伏产业项目又成功落户海门开发区……上海和苏南大客商纷纷跨江而至,在海门投资兴业。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持续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牛鼻子”,招商引资是聚焦点。近年来,海门区将自身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在跨江融合、优江拓海、园区扩能上精准着力,以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海门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交通大枢纽门户优势及产业、成本等比较优势,选准新兴产业新赛道,系统性推进产业布局、产业招商、产业服务,提升海门招引项目的磁性力。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项目3个、重大外资项目8个,这些项目均集聚在新兴产业。

产业布局

新赛道招商更聚焦

振江新能源项目从洽谈到签约落户不到一个月时间。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他们考察了沿海多个地区,最终选择海门港新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海门有较强的风电新能源产业基础。

海门港新区是海门区布局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地,艾郎风电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通光集团的海底光缆、电缆生产基地均在此落户,已形成生产规模。此次,振江新能源将海上20MW转子、定子系列生产制造,风电塔筒、钢管桩、导管架生产制造,14MW海上电机总装,漂浮式平台生产制造及组装项目落户海门港新区,补齐了风电装备产业链,海门区将形成较为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

科学布局产业,是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招商引资竞争尤为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海门区在长期工作总结中认为,产业链式化发展,构筑产业链、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进入“十四五”,海门区布局7大产业集群、12条产业链,今年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行优化,聚焦新兴产业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金属材料、生命健康三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高成长型产业,加速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整链融合”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5大产业新赛道的铺设,让海门区招商引资方向明确,招商引资更加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开发区重点打造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规划10平方公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今年上半年已经成功签约落地了大项目7个。

跨江融合

产业招商集聚度更高

6月8日至9日,以“芯存海门,共融未来”为主题的2023存储产业创新大会召开,这是海门区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次“请进来”招商活动。为了提升招商活动的精准性,区领导分成两组一对一会见,一天时间会见了20多名客商。在一对一会谈中,客商对海门的了解更有针对性,其中一些客商当即就去现场考察选址,目前已有6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

今年,海门区聚焦“3+2”主导产业链,“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项目招商与产业推介相结合,高频次开展招商活动。今年的招商活动尤为注重客商质量,更加突出精准招商,更加突出跨江融合,产业招商集聚度更高。

海门区立足与上海、苏南产业协同,围绕城市开发、重大产业、外资、科创等项目,精准化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

今年以来,海门区面向长三角地区先后举办2023海门经贸投资洽谈会、海门城市发展推介会、2023海门(上海)欧美企业沙龙、长三角新药创制初创企业高峰论坛、2023存储产业创新大会等各类招商活动33场。特别是经贸投资洽谈会和城市发展推介会,高质量邀请长三角地区重点客商500余人,取得非常好的宣传实效,一批优质总部基地、高端商业、重特大产业项目主动来海对接、加快推进。

同时,海门区大力实施“百人千企”招商大走访、沪苏攻坚计划。出台招商信息攻坚方案,强化驻沪苏地区驻点招商主阵地作用,全面梳理驻沪使领馆、跨国公司驻沪机构以及沪苏地区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清单,针对上海、苏南地区的重点园区、重点平台和重点项目开展上门 “一对一”“点对点”定向精准招商。在沪苏地区常态化“百人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中,海门区目前已累计拜访1343家企业。上半年签约的31个重大产业项目中,28个来自沪苏地区,占总量的90%以上。

推进有力

项目签约落地更快速

今年上半年,海门港新区的振江股份海上风电设备项目、三厂工业园区的科沃孚新能源真空设备及精密零部件项目、海门开发区的半影光学微纳光学器件生产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一个月左右时间。

招商引资,海门区更加突出项目落地,坚持一手抓招引、一手抓推进,确保项目在最短时间内落地。构建从信息跟踪对接、问题协调交办到实绩考核通报全周期闭环推进体系,切实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服务精准性和落地转化率。第一时间出台《海门区持续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实施方案》,确立“1234”工作总方针,聚焦重点领域,组建外资、重大制造业、科创、人才、总部基地、片区开发、现代农业、文旅八大重点领域招商攻坚小组。聚焦重点产业,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区镇牵头、部门联动,重点组建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产业攻坚小组,以“起步即冲刺”的精神状态抓招商、攻项目。

创新招商模式,实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不断加强与知名商协会及专业中介机构合作,一季度先后与苏商会、高力国际、德国素维咨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仲量联行、日本三菱地所、深圳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10家知名机构为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全力推进平台招商和基金招商。上半年,海门区通过基金架桥,成功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优质项目信息20多个,其中3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推进乡贤招商,上半年由海门籍在外能人引荐的总投资20亿元的瀚思瑞半导体成功签约落地。依托科创载体,目前签订科创项目98个。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海门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接踵而至
聚焦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3-06-27 字体:[ ]

6月4日,江阴上市企业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相中海门港新区,总投资50亿元的振江新能源项目签约落户;时隔11天,总投资50亿元的上海电气集团光伏产业项目又成功落户海门开发区……上海和苏南大客商纷纷跨江而至,在海门投资兴业。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持续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牛鼻子”,招商引资是聚焦点。近年来,海门区将自身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在跨江融合、优江拓海、园区扩能上精准着力,以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海门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交通大枢纽门户优势及产业、成本等比较优势,选准新兴产业新赛道,系统性推进产业布局、产业招商、产业服务,提升海门招引项目的磁性力。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新签约重大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项目3个、重大外资项目8个,这些项目均集聚在新兴产业。

产业布局

新赛道招商更聚焦

振江新能源项目从洽谈到签约落户不到一个月时间。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表示,他们考察了沿海多个地区,最终选择海门港新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海门有较强的风电新能源产业基础。

海门港新区是海门区布局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地,艾郎风电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通光集团的海底光缆、电缆生产基地均在此落户,已形成生产规模。此次,振江新能源将海上20MW转子、定子系列生产制造,风电塔筒、钢管桩、导管架生产制造,14MW海上电机总装,漂浮式平台生产制造及组装项目落户海门港新区,补齐了风电装备产业链,海门区将形成较为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

科学布局产业,是高质量招商引资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招商引资竞争尤为激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海门区在长期工作总结中认为,产业链式化发展,构筑产业链、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进入“十四五”,海门区布局7大产业集群、12条产业链,今年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行优化,聚焦新兴产业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先进金属材料、生命健康三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高成长型产业,加速构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整链融合”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5大产业新赛道的铺设,让海门区招商引资方向明确,招商引资更加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开发区重点打造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规划10平方公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今年上半年已经成功签约落地了大项目7个。

跨江融合

产业招商集聚度更高

6月8日至9日,以“芯存海门,共融未来”为主题的2023存储产业创新大会召开,这是海门区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次“请进来”招商活动。为了提升招商活动的精准性,区领导分成两组一对一会见,一天时间会见了20多名客商。在一对一会谈中,客商对海门的了解更有针对性,其中一些客商当即就去现场考察选址,目前已有6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

今年,海门区聚焦“3+2”主导产业链,“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项目招商与产业推介相结合,高频次开展招商活动。今年的招商活动尤为注重客商质量,更加突出精准招商,更加突出跨江融合,产业招商集聚度更高。

海门区立足与上海、苏南产业协同,围绕城市开发、重大产业、外资、科创等项目,精准化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

今年以来,海门区面向长三角地区先后举办2023海门经贸投资洽谈会、海门城市发展推介会、2023海门(上海)欧美企业沙龙、长三角新药创制初创企业高峰论坛、2023存储产业创新大会等各类招商活动33场。特别是经贸投资洽谈会和城市发展推介会,高质量邀请长三角地区重点客商500余人,取得非常好的宣传实效,一批优质总部基地、高端商业、重特大产业项目主动来海对接、加快推进。

同时,海门区大力实施“百人千企”招商大走访、沪苏攻坚计划。出台招商信息攻坚方案,强化驻沪苏地区驻点招商主阵地作用,全面梳理驻沪使领馆、跨国公司驻沪机构以及沪苏地区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清单,针对上海、苏南地区的重点园区、重点平台和重点项目开展上门 “一对一”“点对点”定向精准招商。在沪苏地区常态化“百人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中,海门区目前已累计拜访1343家企业。上半年签约的31个重大产业项目中,28个来自沪苏地区,占总量的90%以上。

推进有力

项目签约落地更快速

今年上半年,海门港新区的振江股份海上风电设备项目、三厂工业园区的科沃孚新能源真空设备及精密零部件项目、海门开发区的半影光学微纳光学器件生产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一个月左右时间。

招商引资,海门区更加突出项目落地,坚持一手抓招引、一手抓推进,确保项目在最短时间内落地。构建从信息跟踪对接、问题协调交办到实绩考核通报全周期闭环推进体系,切实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服务精准性和落地转化率。第一时间出台《海门区持续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实施方案》,确立“1234”工作总方针,聚焦重点领域,组建外资、重大制造业、科创、人才、总部基地、片区开发、现代农业、文旅八大重点领域招商攻坚小组。聚焦重点产业,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区镇牵头、部门联动,重点组建高端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四个产业攻坚小组,以“起步即冲刺”的精神状态抓招商、攻项目。

创新招商模式,实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不断加强与知名商协会及专业中介机构合作,一季度先后与苏商会、高力国际、德国素维咨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仲量联行、日本三菱地所、深圳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10家知名机构为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全力推进平台招商和基金招商。上半年,海门区通过基金架桥,成功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优质项目信息20多个,其中3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推进乡贤招商,上半年由海门籍在外能人引荐的总投资20亿元的瀚思瑞半导体成功签约落地。依托科创载体,目前签订科创项目98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