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如皋市下原镇同心聚力谋突破 惟实励新促发展 全力打造创新发展先行镇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5-02-10 字体:[ ]

2025年,如皋市下原镇将坚持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干字当头、负重突破,将思想统一到“四大战略”部署上来,行动汇聚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来,全力打造创新发展先行镇,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下原新实践。

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巩固壮大实体根基。坚定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稳增长中增后劲、扩总量中提质量,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保障经济运行。持续落细落实“一企一档”集成式走访制度,优化全要素服务及精细化调度,真心真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扩产增效。聚焦经济运行指标短板,全力推进年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批发业企业2家、限上零售业企业2家、限上餐饮业企业1家,切实提升全镇规模产业贡献度。全力做好招商选资。围绕延链补链精准招商,加大全员招商、以商引商、资本招商力度,推动重点项目招引建设。目标全年完成签约注册5亿元重大项目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全力做好人才、产业、载体等要素衔接,力争全年完成高质量科创项目招引10个,申报如皋“雉水英才”及南通“江海英才”各2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头版头条”,深入落实“专人协助帮办、专人跟踪服务、专人领办诉求”的项目服务机制,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靠前服务法孚莱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一季度实质性开工建设;有序推动家馨洁亿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持续跟踪超达、惠沣、福美、和润特钢等在建项目快竣工快投产,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4个,竣工率及转化率均达70%以上。

以提升城镇品质为目标,加快聚集人气资源。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夯实生态文明基础,奋力打造美丽下原。完善城乡品质功能。围绕打造镇区高品质商居新地标,加快镇区商居地块出让进度,推进商业综合体项目及早落户。加快5个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扫尾,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优居。探索发展银发经济新业态,发挥本土企业在康养设备、智慧护理、长寿食品等领域的优势,积极打造智慧养老产业高地。优化交通路网格局。大力推动道路交通环境优化,实施下驾原线(陈张线-蒲黄线段)2.055km提档升级、文昌路花园头桥改造、惠民路园区段大中修、陈张线(康园路-老204段)大中修、2025年度一事一议奖补路、花园路(北段)2km提档升级等路桥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和舒适度。争当生态文明典范。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监管、餐饮油烟排放的治理、工程建设现场扬尘管控、污水管网清淤疏浚等整治工作,持续改善空气和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镇域环境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及集中居住区周边规范化管理水平。

以促进富民增收为导向,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和环境提升,千方百计鼓起群众“钱袋子”。让高效农业可依可靠。有序推进通皋大道道口村项目农业建设,“以点带面”加快全镇现代高效农业协同发展。抢抓对接服务上海、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有利契机,加大规模农业项目的招引力度,确保全年新招引农业项目不少于2个。加快推动菜籽油产学研综合体项目、冷链物流项目建成投产,持续服务大惠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运营能力提升,推动鼎皋水产养殖项目全面竣工投产,启动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多点构建下原现代农业产业矩阵。让共同富裕可期可待。持续做亮下原蘘荷特色品牌,在扩大种植规模及精深加工上持续发力,确保新增规模种植200亩,力促与盒马鲜生、与辉同行等平台合作,拓宽蘘荷销售渠道。扎实推进村营增收“331”计划,以“三个资源性收入、三个资产性收入、一项服务性收入”持续开拓增收渠道,不断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加快推进村级共建工业园区厂房招商,积极探索推动“强村公司”市场化运作,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让美丽乡村可感可及。用好用活积分制管理、村庄清洁日、庭院评比等“三项机制”,全力打造一批全市有影响力的精品示范村。有序推动陈桥村“和美乡村”建设,确保2025年6月底前成功通过评估。深化全流域保水畅水活水和家沟家塘串联互流工程,加快推进护坡绿化提升专项行动,及时做好河道补水、河坡发包等工作,将以鱼养河、河坡绿化与群众既得利益相挂钩,巩固自治实效。

以筑牢发展保障为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硬,着力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更加可靠、更可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推进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方位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做好“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常态化管理工作,持续加强村级医疗保障服务阵地建设,全方位多渠道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健全完善精确识别、精细分类、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机制,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提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工贸重点领域、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深入推进9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实队伍能力建设,压实业主主体责任,完善物资仓库,修订应急预案,提升基层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巩固社会稳定根基。从严落实领导干部包案接访责任制、每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及重点信访事项会商机制,高度重视初信初访的源头治理和信访积案的化解清仓工作,构建“一村一档”“一案一档”,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精准发力、及早化解。统筹做好房地产领域、建筑行业、工贸企业、政府性债务等风险排查化解工作,牢牢守住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如皋市下原镇同心聚力谋突破 惟实励新促发展 全力打造创新发展先行镇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5-02-10 字体:[ ]

2025年,如皋市下原镇将坚持以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心、干字当头、负重突破,将思想统一到“四大战略”部署上来,行动汇聚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来,全力打造创新发展先行镇,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下原新实践。

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巩固壮大实体根基。坚定不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稳增长中增后劲、扩总量中提质量,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保障经济运行。持续落细落实“一企一档”集成式走访制度,优化全要素服务及精细化调度,真心真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扩产增效。聚焦经济运行指标短板,全力推进年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上批发业企业2家、限上零售业企业2家、限上餐饮业企业1家,切实提升全镇规模产业贡献度。全力做好招商选资。围绕延链补链精准招商,加大全员招商、以商引商、资本招商力度,推动重点项目招引建设。目标全年完成签约注册5亿元重大项目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全力做好人才、产业、载体等要素衔接,力争全年完成高质量科创项目招引10个,申报如皋“雉水英才”及南通“江海英才”各2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头版头条”,深入落实“专人协助帮办、专人跟踪服务、专人领办诉求”的项目服务机制,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靠前服务法孚莱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一季度实质性开工建设;有序推动家馨洁亿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持续跟踪超达、惠沣、福美、和润特钢等在建项目快竣工快投产,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4个,竣工率及转化率均达70%以上。

以提升城镇品质为目标,加快聚集人气资源。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夯实生态文明基础,奋力打造美丽下原。完善城乡品质功能。围绕打造镇区高品质商居新地标,加快镇区商居地块出让进度,推进商业综合体项目及早落户。加快5个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扫尾,保障搬迁群众安居优居。探索发展银发经济新业态,发挥本土企业在康养设备、智慧护理、长寿食品等领域的优势,积极打造智慧养老产业高地。优化交通路网格局。大力推动道路交通环境优化,实施下驾原线(陈张线-蒲黄线段)2.055km提档升级、文昌路花园头桥改造、惠民路园区段大中修、陈张线(康园路-老204段)大中修、2025年度一事一议奖补路、花园路(北段)2km提档升级等路桥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和舒适度。争当生态文明典范。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监管、餐饮油烟排放的治理、工程建设现场扬尘管控、污水管网清淤疏浚等整治工作,持续改善空气和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镇域环境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及集中居住区周边规范化管理水平。

以促进富民增收为导向,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和环境提升,千方百计鼓起群众“钱袋子”。让高效农业可依可靠。有序推进通皋大道道口村项目农业建设,“以点带面”加快全镇现代高效农业协同发展。抢抓对接服务上海、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有利契机,加大规模农业项目的招引力度,确保全年新招引农业项目不少于2个。加快推动菜籽油产学研综合体项目、冷链物流项目建成投产,持续服务大惠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运营能力提升,推动鼎皋水产养殖项目全面竣工投产,启动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多点构建下原现代农业产业矩阵。让共同富裕可期可待。持续做亮下原蘘荷特色品牌,在扩大种植规模及精深加工上持续发力,确保新增规模种植200亩,力促与盒马鲜生、与辉同行等平台合作,拓宽蘘荷销售渠道。扎实推进村营增收“331”计划,以“三个资源性收入、三个资产性收入、一项服务性收入”持续开拓增收渠道,不断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加快推进村级共建工业园区厂房招商,积极探索推动“强村公司”市场化运作,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让美丽乡村可感可及。用好用活积分制管理、村庄清洁日、庭院评比等“三项机制”,全力打造一批全市有影响力的精品示范村。有序推动陈桥村“和美乡村”建设,确保2025年6月底前成功通过评估。深化全流域保水畅水活水和家沟家塘串联互流工程,加快推进护坡绿化提升专项行动,及时做好河道补水、河坡发包等工作,将以鱼养河、河坡绿化与群众既得利益相挂钩,巩固自治实效。

以筑牢发展保障为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硬,着力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更加可靠、更可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积极推进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方位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做好“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常态化管理工作,持续加强村级医疗保障服务阵地建设,全方位多渠道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健全完善精确识别、精细分类、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机制,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提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工贸重点领域、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深入推进9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实队伍能力建设,压实业主主体责任,完善物资仓库,修订应急预案,提升基层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巩固社会稳定根基。从严落实领导干部包案接访责任制、每周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及重点信访事项会商机制,高度重视初信初访的源头治理和信访积案的化解清仓工作,构建“一村一档”“一案一档”,努力实现各类矛盾精准发力、及早化解。统筹做好房地产领域、建筑行业、工贸企业、政府性债务等风险排查化解工作,牢牢守住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