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世界级跨海工程“如皋制造”再发力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5-09-12 字体:[ ]

近日,如皋港区码头迎来重要时刻,如皋市长江镇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承制的狮子洋通道G5合同段首船钢梁成功发运,标志着该世界级跨海工程正式进入桥址架设阶段。

狮子洋通道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体量工程。该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全长约35.1公里,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

中铁山桥参建的狮子洋通道G5合同段共33座桥梁,主要结构形式为钢混组合梁和钢箱梁,标段总重量约8.22万吨。制造过程中,中铁山桥通过数智孪生平台对焊接过程进行深度集成,构建动态工艺数据库,实现BIM模型、钢梁五级清单项目节编码与一级焊缝编码的精准关联。用户只需在焊缝地图中点击目标焊缝模型,即可实时调取焊接状态、质量追溯等全生命周期数据,最终达成一级焊缝的精细化管控、三维可视化监控及全流程溯源管理。

狮子洋通道G5合同段面临诸多挑战:桥梁数量多、战线长、点位分散;部分桥梁因位于交通流量区,受到运输及吊装限制,钢箱梁需要横向划分成多块制作;建模及图纸转换内容繁琐,现场架设又需对应多家土建单位,沟通协调保供难度大。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中铁山桥创新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建立模型库、开发参数化模型系统、构建平纵曲线模型,迅速完成建模及图纸转化。设计多种定制工装提高制造精度,针对钢箱梁划分部位采用连续匹配方式和相应工装进行精调定位。结合项目特殊要求,开展智能制造专题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钢梁智能制造新模式,全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衔接流程和责任矩阵,确保各个环节无缝对接。

世界级跨海工程“如皋制造”再发力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5-09-12 字体:[ ]

近日,如皋港区码头迎来重要时刻,如皋市长江镇中铁山桥(南通)有限公司承制的狮子洋通道G5合同段首船钢梁成功发运,标志着该世界级跨海工程正式进入桥址架设阶段。

狮子洋通道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体量工程。该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全长约35.1公里,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

中铁山桥参建的狮子洋通道G5合同段共33座桥梁,主要结构形式为钢混组合梁和钢箱梁,标段总重量约8.22万吨。制造过程中,中铁山桥通过数智孪生平台对焊接过程进行深度集成,构建动态工艺数据库,实现BIM模型、钢梁五级清单项目节编码与一级焊缝编码的精准关联。用户只需在焊缝地图中点击目标焊缝模型,即可实时调取焊接状态、质量追溯等全生命周期数据,最终达成一级焊缝的精细化管控、三维可视化监控及全流程溯源管理。

狮子洋通道G5合同段面临诸多挑战:桥梁数量多、战线长、点位分散;部分桥梁因位于交通流量区,受到运输及吊装限制,钢箱梁需要横向划分成多块制作;建模及图纸转换内容繁琐,现场架设又需对应多家土建单位,沟通协调保供难度大。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中铁山桥创新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建立模型库、开发参数化模型系统、构建平纵曲线模型,迅速完成建模及图纸转化。设计多种定制工装提高制造精度,针对钢箱梁划分部位采用连续匹配方式和相应工装进行精调定位。结合项目特殊要求,开展智能制造专题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钢梁智能制造新模式,全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制定了详细的衔接流程和责任矩阵,确保各个环节无缝对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