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工会驿站+”点亮城市温度新坐标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9-12 字体:[ ]

在海安,一批工会驿站在全面改造升级的同时,通过“工会驿站+”服务模式丰富驿站服务内容,将工会传统品牌服务与驿站功能相结合,成为点亮城市温度的新坐标。

小驿站汇聚大温暖

核酸小屋变身司机“暖心之家”

“路过陈港,小憩一会儿再出发。”在孙庄街道陈港村,很远就能看到橙色的小屋顶上竖着大大的灯牌。原先的核酸小屋经过改造升级为工会驿站后,不仅能够24小时开放,解决了过往司机吃饭、喝水、休息等难题,在晚间定期开展的“书记茶水铺”活动,更激活了司机参与社会治理的动能。

走进驿站,里面的色调也是温暖的橙黄色,桌椅、沙发、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品、雨具、充电设备、报刊书籍等一应俱全。货架上还整齐地摆放着泡面、面包等物资。“司机师傅如果错过了饭点,这些物资可以应急。”陈港村志愿者黄月说。

“上次反映前面岔路口路灯不亮的问题,三天就修好了。”河南司机老赵竖起大拇指。像老赵这样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司机不在少数。截至目前,“书记茶水铺”已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3条,办结率98%。

从为过往司机提供服务,到成为收集民情民意的重要平台,“路过陈港”休息驿站不仅是户外劳动者临时的“家”,更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途径。

找零工、找对象、找家政

“六边形”驿站样样行

“我是来帮女儿找对象的,麻烦帮我登记一下,看看有没有适合她的男生。”“女儿今年多大了?在哪里工作呀?”近日上午,陈妈妈走进开发区嘉麟社区的红色“嘉”油站,嘉麟社区党总支书记、红色“嘉”油站站长傅卜芬热情地接待了她。

“嘉麟社区有不少拆迁户和陪读的宝妈,找零工的需求很旺盛,所以刚开始我们在户外劳动者驿站的基础上增加了零工驿站的功能,后来又应居民和职工的需求,增加了红娘服务、家电维修等其他功能。”傅卜芬告诉记者,红色“嘉”油站通过常态化开展失业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活动,“点对点”精准匹配,“一对一”就业援助,累计发布5000余条岗位信息,帮助260多名居民成功就业。

红色“嘉”油站不仅是快递员、环卫工的“街头避风港”,更像驿站中的“六边形战士”,从小事、难题入手,用“小阵地”撬动“大民生”,打造出爱心汇聚、情谊交融的温馨家园。

“错时+延时”

最美驿站“不打烊”

在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志愿者正在给环卫工何大姐量血压。随着户外劳动者群体越来越大,该驿站在原驿站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形成“一个网点、两处站点”的服务新格局。

走进新升级的驿站,一阵清凉把暑热隔绝在室外。“这是新打造的一处独立空间。”海安农商银行工会主席解文介绍,原有的劳动者驿站在营业厅的一角,营业时间之外无法对外开放。改造升级后,在原共享厅堂之外,辟出了这处独立空间,一方面让营业部能够正常营业办公,另一方面让户外劳动者在非营业时间也能进站休息。

“我们还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开展了很多特色活动,提供定制服务。”海安农商银行党群工作部张许静介绍,站点特别建立了“劳”有所乐微信群,当气象部门有特殊天气预警时,志愿者会第一时间进行分享,群内还会不定期推送驿站开展的医疗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活动。

“让老驿站焕发新面貌,让新驿站突出新定位。”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杨海燕告诉记者,我市依托街道、社区、银行网点等,打造60余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其中6家获批省级服务站点。此次全面改造升级现有站点,丰富驿站服务内容,实现工会驿站从“少”到“多”、从“有”到“好”的转变,以驿站“小切口”传递工会“大关爱”,形成立体服务模式,将工会的温暖延伸至每一个奔波的身影旁。

“工会驿站+”点亮城市温度新坐标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9-12 字体:[ ]

在海安,一批工会驿站在全面改造升级的同时,通过“工会驿站+”服务模式丰富驿站服务内容,将工会传统品牌服务与驿站功能相结合,成为点亮城市温度的新坐标。

小驿站汇聚大温暖

核酸小屋变身司机“暖心之家”

“路过陈港,小憩一会儿再出发。”在孙庄街道陈港村,很远就能看到橙色的小屋顶上竖着大大的灯牌。原先的核酸小屋经过改造升级为工会驿站后,不仅能够24小时开放,解决了过往司机吃饭、喝水、休息等难题,在晚间定期开展的“书记茶水铺”活动,更激活了司机参与社会治理的动能。

走进驿站,里面的色调也是温暖的橙黄色,桌椅、沙发、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品、雨具、充电设备、报刊书籍等一应俱全。货架上还整齐地摆放着泡面、面包等物资。“司机师傅如果错过了饭点,这些物资可以应急。”陈港村志愿者黄月说。

“上次反映前面岔路口路灯不亮的问题,三天就修好了。”河南司机老赵竖起大拇指。像老赵这样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司机不在少数。截至目前,“书记茶水铺”已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3条,办结率98%。

从为过往司机提供服务,到成为收集民情民意的重要平台,“路过陈港”休息驿站不仅是户外劳动者临时的“家”,更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途径。

找零工、找对象、找家政

“六边形”驿站样样行

“我是来帮女儿找对象的,麻烦帮我登记一下,看看有没有适合她的男生。”“女儿今年多大了?在哪里工作呀?”近日上午,陈妈妈走进开发区嘉麟社区的红色“嘉”油站,嘉麟社区党总支书记、红色“嘉”油站站长傅卜芬热情地接待了她。

“嘉麟社区有不少拆迁户和陪读的宝妈,找零工的需求很旺盛,所以刚开始我们在户外劳动者驿站的基础上增加了零工驿站的功能,后来又应居民和职工的需求,增加了红娘服务、家电维修等其他功能。”傅卜芬告诉记者,红色“嘉”油站通过常态化开展失业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等活动,“点对点”精准匹配,“一对一”就业援助,累计发布5000余条岗位信息,帮助260多名居民成功就业。

红色“嘉”油站不仅是快递员、环卫工的“街头避风港”,更像驿站中的“六边形战士”,从小事、难题入手,用“小阵地”撬动“大民生”,打造出爱心汇聚、情谊交融的温馨家园。

“错时+延时”

最美驿站“不打烊”

在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志愿者正在给环卫工何大姐量血压。随着户外劳动者群体越来越大,该驿站在原驿站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形成“一个网点、两处站点”的服务新格局。

走进新升级的驿站,一阵清凉把暑热隔绝在室外。“这是新打造的一处独立空间。”海安农商银行工会主席解文介绍,原有的劳动者驿站在营业厅的一角,营业时间之外无法对外开放。改造升级后,在原共享厅堂之外,辟出了这处独立空间,一方面让营业部能够正常营业办公,另一方面让户外劳动者在非营业时间也能进站休息。

“我们还针对新业态劳动者开展了很多特色活动,提供定制服务。”海安农商银行党群工作部张许静介绍,站点特别建立了“劳”有所乐微信群,当气象部门有特殊天气预警时,志愿者会第一时间进行分享,群内还会不定期推送驿站开展的医疗咨询、心理健康服务等活动。

“让老驿站焕发新面貌,让新驿站突出新定位。”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杨海燕告诉记者,我市依托街道、社区、银行网点等,打造60余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其中6家获批省级服务站点。此次全面改造升级现有站点,丰富驿站服务内容,实现工会驿站从“少”到“多”、从“有”到“好”的转变,以驿站“小切口”传递工会“大关爱”,形成立体服务模式,将工会的温暖延伸至每一个奔波的身影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