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启东启兴村将350多条沟河承包到户,以“人放天养”的方式养殖“六月黄”——
生态养蟹 美了乡村富了民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31 字体:[ ]

“村里启动‘美丽村庄片区项目’,所涉200余户无不争相报名。”25日,走进以“养蟹村”出名的启东市南阳镇启兴村,村党总支书记张飞一见面就告知好消息,“沟河养蟹,农户增收、沟头清爽,大家欢喜。”

“河蟹虽小,但对于改善村庄环境面貌,鼓起乡亲口袋可谓贡献巨大。”启兴村提供数据,全村350多条沟河以“人放天养”模式生态养殖河蟹,今年入夏以来销量已超7万斤,总收入逾120万元,500余农户因此增收致富。

时间追溯到二十多年前,老支书董国飞见村里大小泯沟近乎荒废,思考如何开发。很快,他发现村北李家试养的扣蟹销路好、前景广、效益高,茅塞顿开,便着手全村推广。

针对沟河联户承包“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现状,村里将全村190多条泯沟,从多户联包变为独立承包,或隔网(坝)分户养殖,一下子激发起群众养蟹热情。

农户第一年放养的蟹苗次年起捕,遗留小蟹长成大蟹,加上沟塘蟹鱼混养,家鱼、杂鱼、散虾、螺蚌等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20年前,村民们每亩水面收入就有2000多元。

2010年,原益民村并入启兴村,养蟹推广水面再增近1倍。张飞介绍,受制于水面小难长成“老毛蟹”,村民们普遍采用河蟹“六月黄”产销模式,虽单体较小,却填补市场空白。时下,正是“六月黄”河蟹上市时节,1两半规格的售价为每斤20元,亩产收入超4000元。

小河蟹,大胃口,但它吃的不是养殖户购买的饲料,而是以野茭白、水花生为主的水生植物。“两样植物虽为水环境公害,却是河蟹最喜爱饵料。”董国飞说,“沟河中多了扣蟹,野茭白、水花生被吃了个精光。清了水面、优了品质、省了成本,一举三得。”记者采访过程中,就见多个村民用电动三轮车从村外拉来水花生,皆因自家沟中水生植物消除后,给“蟹宝宝”加餐。

养殖河蟹,鼓起农户口袋,洁净农宅卫生、美化村庄环境,还潜移默化营造起清新文明好风尚。村党总支因势利导,通过典型引路、结对帮扶、生态养殖等方式,促成全村河蟹稳健发展,并引领全体村民同学习、互帮助、共守法,稳步推进村庄小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各项事业建设。

启东启兴村将350多条沟河承包到户,以“人放天养”的方式养殖“六月黄”——
生态养蟹 美了乡村富了民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31 字体:[ ]

“村里启动‘美丽村庄片区项目’,所涉200余户无不争相报名。”25日,走进以“养蟹村”出名的启东市南阳镇启兴村,村党总支书记张飞一见面就告知好消息,“沟河养蟹,农户增收、沟头清爽,大家欢喜。”

“河蟹虽小,但对于改善村庄环境面貌,鼓起乡亲口袋可谓贡献巨大。”启兴村提供数据,全村350多条沟河以“人放天养”模式生态养殖河蟹,今年入夏以来销量已超7万斤,总收入逾120万元,500余农户因此增收致富。

时间追溯到二十多年前,老支书董国飞见村里大小泯沟近乎荒废,思考如何开发。很快,他发现村北李家试养的扣蟹销路好、前景广、效益高,茅塞顿开,便着手全村推广。

针对沟河联户承包“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现状,村里将全村190多条泯沟,从多户联包变为独立承包,或隔网(坝)分户养殖,一下子激发起群众养蟹热情。

农户第一年放养的蟹苗次年起捕,遗留小蟹长成大蟹,加上沟塘蟹鱼混养,家鱼、杂鱼、散虾、螺蚌等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20年前,村民们每亩水面收入就有2000多元。

2010年,原益民村并入启兴村,养蟹推广水面再增近1倍。张飞介绍,受制于水面小难长成“老毛蟹”,村民们普遍采用河蟹“六月黄”产销模式,虽单体较小,却填补市场空白。时下,正是“六月黄”河蟹上市时节,1两半规格的售价为每斤20元,亩产收入超4000元。

小河蟹,大胃口,但它吃的不是养殖户购买的饲料,而是以野茭白、水花生为主的水生植物。“两样植物虽为水环境公害,却是河蟹最喜爱饵料。”董国飞说,“沟河中多了扣蟹,野茭白、水花生被吃了个精光。清了水面、优了品质、省了成本,一举三得。”记者采访过程中,就见多个村民用电动三轮车从村外拉来水花生,皆因自家沟中水生植物消除后,给“蟹宝宝”加餐。

养殖河蟹,鼓起农户口袋,洁净农宅卫生、美化村庄环境,还潜移默化营造起清新文明好风尚。村党总支因势利导,通过典型引路、结对帮扶、生态养殖等方式,促成全村河蟹稳健发展,并引领全体村民同学习、互帮助、共守法,稳步推进村庄小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各项事业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