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通州区十总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来源:通州区 发布时间:2023-09-15 字体:[ ]

走进育民村,连绵成片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微风吹过,阵阵稻花香,“丰”景一片独好。

育民村位于十总镇西北部,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6243亩。自2016年以来,育民村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59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4.5%。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育民村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种植,延伸稻米加工生产产业链,成功招引南通万家顺米业有限公司落户,2021年育民村成功创建南通市级产业兴旺先进村,村营收入181.21万元。“下阶段,我们将以市委‘百千工程’为主抓手,按照区委‘党建强村、双百倍增’计划部署,在增加村营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上狠下功夫,力争村营收入突破20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许宏飞说。

十总镇是农业大镇,一直以来,该镇聚力发展优质稻米和绿色果蔬两大农业支柱产业,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已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创成省级“味稻小镇”,获评国家绿色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创培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骑岸大方柿、“亭石河”大米、二爻社区精品枇杷、柏树墩村葡萄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

通州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注重系统谋划、狠抓落地落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回升向好。今年以来,十总镇聚焦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经济建设新阵地、美丽宜居幸福镇”奋斗目标,紧盯经济运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奋力开创十总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接下来,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级保供型稻麦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供应链、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等工作重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十总镇党委书记龚志军表示。

农业基础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十总镇努力突破这一瓶颈,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服务、提升质效,确保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近日,在江苏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厂房主体已封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内外部粉刷。公司总经理常代展介绍,项目去年1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明年7月份正式投产。“在项目拿地、审批、建设等各个环节,政府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还会经常上门询问企业需求,及时帮我们纾困解难。”常代展对十总镇靠前服务、主动作为赞不绝口。

据了解,该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主要建设20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及研发车间,规划布局15条等离子喷涂生产线,主要生产烧蚀舵产品、高性能热障陶瓷靶材、绝缘靶材、高硬度耐磨靶材等高科技产品。“投产后将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两亿元左右。”常代展说。

目前,在十总镇,耀洲高档宾馆布草设计制造、漫游通包装新型材料及制品、东鼎包装新型材料、海森环保填料等多个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我镇将抢抓如通苏湖城际铁路、S228省道洋骑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聚力打造以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以狠抓项目招引推动产业补链、强链,全年力争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增动能、强质态’。”龚志军表示。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通州区十总镇: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来源:通州区 发布时间:2023-09-15 字体:[ ]

走进育民村,连绵成片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微风吹过,阵阵稻花香,“丰”景一片独好。

育民村位于十总镇西北部,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6243亩。自2016年以来,育民村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59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4.5%。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育民村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种植,延伸稻米加工生产产业链,成功招引南通万家顺米业有限公司落户,2021年育民村成功创建南通市级产业兴旺先进村,村营收入181.21万元。“下阶段,我们将以市委‘百千工程’为主抓手,按照区委‘党建强村、双百倍增’计划部署,在增加村营收入、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上狠下功夫,力争村营收入突破20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许宏飞说。

十总镇是农业大镇,一直以来,该镇聚力发展优质稻米和绿色果蔬两大农业支柱产业,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已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创成省级“味稻小镇”,获评国家绿色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创培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骑岸大方柿、“亭石河”大米、二爻社区精品枇杷、柏树墩村葡萄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

通州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注重系统谋划、狠抓落地落实,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回升向好。今年以来,十总镇聚焦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经济建设新阵地、美丽宜居幸福镇”奋斗目标,紧盯经济运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奋力开创十总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接下来,我们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级保供型稻麦生产基地,推进农业供应链、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等工作重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十总镇党委书记龚志军表示。

农业基础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十总镇努力突破这一瓶颈,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服务、提升质效,确保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近日,在江苏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厂房主体已封顶,工人们正在进行内外部粉刷。公司总经理常代展介绍,项目去年1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明年7月份正式投产。“在项目拿地、审批、建设等各个环节,政府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还会经常上门询问企业需求,及时帮我们纾困解难。”常代展对十总镇靠前服务、主动作为赞不绝口。

据了解,该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主要建设20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及研发车间,规划布局15条等离子喷涂生产线,主要生产烧蚀舵产品、高性能热障陶瓷靶材、绝缘靶材、高硬度耐磨靶材等高科技产品。“投产后将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两亿元左右。”常代展说。

目前,在十总镇,耀洲高档宾馆布草设计制造、漫游通包装新型材料及制品、东鼎包装新型材料、海森环保填料等多个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我镇将抢抓如通苏湖城际铁路、S228省道洋骑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聚力打造以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以狠抓项目招引推动产业补链、强链,全年力争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增动能、强质态’。”龚志军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