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2025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发布,海门区四甲镇位列第764位,稳居“全国千强镇”行列。今年1—8月,四甲镇在经济运行中呈现出强劲势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7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6万元,同比增长4.8%;新增“四上”企业9家,数量领跑海门。一系列硬核数据,勾勒出四甲镇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工业用电量被称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1—8月,四甲镇该指标实现近6%的增长,充分反映出区域内企业生产活跃、项目推进迅速的发展热度。走进四甲镇空港产业园一期工程现场,约3万平方米的厂房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建筑工人正加紧作业,确保11月底如期竣工。这个盘活低效用地的标杆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奥坤仪表、鼎翰物联等9家企业,“开园即满园”的愿景正逐步实现。
与此同时,空港大酒店、空港商业邻里中心等重大配套项目也同步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由政府牵头、市场参与建设的这“三件套”,不仅推动工业能级提升,更显著增强服务功能,为产城融合注入新动能。
税收是产业活力的直观体现。1—8月,四甲镇工业税收对财政贡献率高达80%,其中6家企业入库税金超600万元,2家企业突破3000万元。中兴精密、中兴创元等两家企业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实现税收近4700万元,同比增长两位数;南通爱尔思、沪海铸造依托科技创新,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前8个月税收总和超2700万元,创历史新高。
亮眼数字的背后,离不开“以商引商”的精准招商和“四甲是家”的营商环境。通过企业牵线,铋系纳米材料、鸿致智能科技等一批高成长性项目相继落户;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项目也通过人才路演顺利推进。1—8月,四甲镇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2个,新签约注册项目20个,正在对接的优质项目信息达35个,发展后劲持续夯实。
除了积极拓展“以商引商”,四甲镇还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9月12日,四甲镇组织前往无锡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考察交流,谋划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截至目前,四甲镇已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院所深入对接,并成功引进4个人才项目。通过不断巩固“产业聚力、高校聚智、政府聚效”的创新生态,四甲镇正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集聚。
用电量攀升感知经济温度,税收数据跃升彰显产业活力。四甲镇党委书记丁浩表示,接下来四甲镇将紧盯目标、聚焦短板,以“一着不让”的劲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服务,为南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四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