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政企双向奔赴、互惠共生——
一家制造企业如何蜕变为行业之星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7 字体:[ ]

“2005年5月8日,海星电子总部大楼建成并正式入驻新总部办公;2009年,第一条高性能低压软态箔腐蚀生产线E19开始试生产;2019年海星股份股票正式挂牌上市。”昨天,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殷隽岳向记者展示企业发展大事记。20年间,该公司一跃成为国内领先的低压软态箔供应商,成功迈进资本市场大门。

海星电子是通州区平潮土生土长的上市企业,扎根平潮已经40年。企业一直深耕铝电解电容器用高性能电极箔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领域,是铝电极箔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么多年来,政府和企业一直双向奔赴、互惠共生。海星电子不仅成长为行业之星,也成为通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平潮镇党委书记吴佳佳说。

从2000万元到20亿元,蜕变造就行业龙头

连日来,海星电子西厂区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这个省级重大项目与公司总部之间是西站大道,两个厂区隔路相望。

2005年海星公司入驻位于云台山村的总部时,周边还是农村。经过多年发展,这里不但成为工业企业集聚地,也成了交通要道。

2022年初,平潮镇得知海星电子有了投资建设新项目的想法后,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当时西站大道及周边已经规划完成,海星电子原有厂区附近没有合适的地块,如何保证企业集聚式发展,成为我们当时的难题。”平潮镇副镇长李太说,后来经过多方协调,镇政府以企业项目规划作为参考,在紧邻原厂区西侧,专项拆迁80余户,形成西厂区地块,让企业以西站大道为轴,集聚发展,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西厂区项目一期已进入设备调试的关键阶段,二期厂房6月底封顶,三期建设即将开工。该项目建成达产后,企业高性能电极箔年产能将新增超2000万平方米。届时,海星电子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全球第一。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殷隽岳说,平潮镇秉承“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服务理念,数十年如一日为企业服务。公司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发展,从一家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蜕变为年销售额近20亿元的行业龙头。20多年来,企业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净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

从市级迈向国家级,政策赋能企业创新

近日,江苏省财政厅与工信厅联合发布了2025年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第一批)预算的通知,海星电子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高性能电极箔攻关项目”成功获得资金扶持。

“过去此类产品主要依赖日本进口,现在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国产替代。”海星电子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慧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高性能电极箔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类产品既要求体积小,又要求耐高温、寿命长,产品科技含量非常高。”

海星电子拥有通州区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花在研发投入上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7%。

李姜红是海星电子研究院的电镜分析工程师,2021年研究生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实验室内操作着价值300多万元的扫描电镜,通过微观结构分析优化铝箔性能。“我的工作直接支撑产品迭代,这正是科技创新的前线。”

类似李姜红这样的年轻研发人员,在海星电子的研发团队中非常普遍。刘慧介绍,公司的研发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多专业结合,为了让这些年轻人留在海星、留在平潮,企业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

也正是因为高新人才的持续加入、高精研发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与多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海星电子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攀上新的高峰。截至目前,海星电子已累计获得专利超260件,其中发明专利、PCT专利近80件,并先后承担国家火炬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各级重大项目超20项。

从乡村小镇到科技新城,企业助力家乡华丽变身

今年1至5月,平潮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增幅11%,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75.3%。亮眼数据的背后,海星电子的贡献不容小觑。作为电子元器件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海星电子不仅每年纳税8000多万元,成为推动平潮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更以行业链主身份带动辖区十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活力,更是人才回流。与多数乡镇面临的“空心化”焦虑不同,海星电子优先录用本地青年的政策,为平潮留住了很多年轻人。每到傍晚时分,平潮镇上的商业街总是熙熙攘攘。一家奶茶店的工作人员笑着说:“镇上企业多,出来消费的年轻人也多。”

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海星电子还成立“星动壹加公益慈善基金会”,连续十多年组织员工走进学校、敬老院送温暖,将企业的发展成果积极回馈社会。“我们会继续扎根这里,不仅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乃至更久,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殷隽岳说。

如今,站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俯瞰平潮,高铁飞驰的轨迹正如政企并行的双轨,两者精准协同,共同托起高质量发展的列车。“海星电子是政企合作的典范,他们的成长是我们最好的招商名片。今年平潮已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22亿元。”吴佳佳表示,未来平潮将继续扛起经济大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跨江融合北桥头堡”。

政企双向奔赴、互惠共生——
一家制造企业如何蜕变为行业之星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7 字体:[ ]

“2005年5月8日,海星电子总部大楼建成并正式入驻新总部办公;2009年,第一条高性能低压软态箔腐蚀生产线E19开始试生产;2019年海星股份股票正式挂牌上市。”昨天,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殷隽岳向记者展示企业发展大事记。20年间,该公司一跃成为国内领先的低压软态箔供应商,成功迈进资本市场大门。

海星电子是通州区平潮土生土长的上市企业,扎根平潮已经40年。企业一直深耕铝电解电容器用高性能电极箔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领域,是铝电极箔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么多年来,政府和企业一直双向奔赴、互惠共生。海星电子不仅成长为行业之星,也成为通州的一张亮丽名片。”平潮镇党委书记吴佳佳说。

从2000万元到20亿元,蜕变造就行业龙头

连日来,海星电子西厂区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这个省级重大项目与公司总部之间是西站大道,两个厂区隔路相望。

2005年海星公司入驻位于云台山村的总部时,周边还是农村。经过多年发展,这里不但成为工业企业集聚地,也成了交通要道。

2022年初,平潮镇得知海星电子有了投资建设新项目的想法后,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当时西站大道及周边已经规划完成,海星电子原有厂区附近没有合适的地块,如何保证企业集聚式发展,成为我们当时的难题。”平潮镇副镇长李太说,后来经过多方协调,镇政府以企业项目规划作为参考,在紧邻原厂区西侧,专项拆迁80余户,形成西厂区地块,让企业以西站大道为轴,集聚发展,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西厂区项目一期已进入设备调试的关键阶段,二期厂房6月底封顶,三期建设即将开工。该项目建成达产后,企业高性能电极箔年产能将新增超2000万平方米。届时,海星电子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全球第一。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殷隽岳说,平潮镇秉承“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服务理念,数十年如一日为企业服务。公司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发展,从一家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中小企业,蜕变为年销售额近20亿元的行业龙头。20多年来,企业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净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

从市级迈向国家级,政策赋能企业创新

近日,江苏省财政厅与工信厅联合发布了2025年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第一批)预算的通知,海星电子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高性能电极箔攻关项目”成功获得资金扶持。

“过去此类产品主要依赖日本进口,现在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国产替代。”海星电子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慧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高性能电极箔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类产品既要求体积小,又要求耐高温、寿命长,产品科技含量非常高。”

海星电子拥有通州区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花在研发投入上的费用占销售收入的7%。

李姜红是海星电子研究院的电镜分析工程师,2021年研究生毕业于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实验室内操作着价值300多万元的扫描电镜,通过微观结构分析优化铝箔性能。“我的工作直接支撑产品迭代,这正是科技创新的前线。”

类似李姜红这样的年轻研发人员,在海星电子的研发团队中非常普遍。刘慧介绍,公司的研发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多专业结合,为了让这些年轻人留在海星、留在平潮,企业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

也正是因为高新人才的持续加入、高精研发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与多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海星电子的创新研发能力不断攀上新的高峰。截至目前,海星电子已累计获得专利超260件,其中发明专利、PCT专利近80件,并先后承担国家火炬计划、省科技成果转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各级重大项目超20项。

从乡村小镇到科技新城,企业助力家乡华丽变身

今年1至5月,平潮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增幅11%,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75.3%。亮眼数据的背后,海星电子的贡献不容小觑。作为电子元器件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海星电子不仅每年纳税8000多万元,成为推动平潮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更以行业链主身份带动辖区十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集聚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活力,更是人才回流。与多数乡镇面临的“空心化”焦虑不同,海星电子优先录用本地青年的政策,为平潮留住了很多年轻人。每到傍晚时分,平潮镇上的商业街总是熙熙攘攘。一家奶茶店的工作人员笑着说:“镇上企业多,出来消费的年轻人也多。”

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海星电子还成立“星动壹加公益慈善基金会”,连续十多年组织员工走进学校、敬老院送温暖,将企业的发展成果积极回馈社会。“我们会继续扎根这里,不仅是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乃至更久,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殷隽岳说。

如今,站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俯瞰平潮,高铁飞驰的轨迹正如政企并行的双轨,两者精准协同,共同托起高质量发展的列车。“海星电子是政企合作的典范,他们的成长是我们最好的招商名片。今年平潮已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22亿元。”吴佳佳表示,未来平潮将继续扛起经济大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勇立潮头、奋楫争先,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跨江融合北桥头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