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日的清晨,胡集街道向阳奶牛场里,50个转盘式挤奶机缓缓启动,一头头体格健壮的荷斯坦奶牛依次走上转盘,温顺地等待着自动化挤奶。机械臂精准吸附,乳白“瀑布”顺着食品级管道潺潺流淌,汇入恒温无菌储奶仓。不到两小时,800多头奶牛的挤奶工作已高效完成。
“现在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向阳奶牛场生产场长余四妹介绍,“以前用的管道式挤奶设备,一次只能挤16头牛。现在采用转盘式挤奶机,一次可以挤50头牛,而且只需6到7分钟就能完成。不仅挤奶时间缩短了,产量也提高了,奶牛的舒适度也得到了改善。现在我们每天挤3次奶,日产量28吨。”
奶牛场的母牛生活区也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养殖场的印象:高速旋转的风扇与自动喷淋系统喷出清凉的水雾,每头奶牛在专属的“格子间”里悠闲反刍,地面干净整洁。顶棚的环境控制系统无声运转,实时调节温度、通风和光照,为这群“高产员工”营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奶牛脖子上佩戴的智能项圈和耳标格外醒目,它们如同24小时在岗的“电子管家”,将采食量、反刍次数、发情征兆等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
养殖场深处,一台全自动刮粪机正将干牛粪推入发酵池,经匀浆池20天发酵后实现固液分离,产生的1000吨沼液经氧化塘处理后,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直送田间,将日均30吨的“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
“过去愁处理,现在抢着要!”这套“牛—沼—田”循环体系,不仅大大解决了污染和堆积难题,更催生出“一地生多金”的共赢模式。向阳奶牛场场长陈向阳算了一笔生态账:仅沼液还田一项,每年就为周边农户免费提供2万吨有机肥,带动1000余户增收,1400亩流转土地实现“零污染”种植。
通过智慧手段,向阳奶牛场已经实现了奶牛养殖从饲喂、保健、繁育到产奶全程信息化管控,成为农业农村部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伊利集团高品质货源基地,养奶牛从“汗水活”变成“科技活”。如今,向阳奶牛场坐拥240亩现代化养殖基地,现存栏奶牛1600余头,其中泌乳牛占比超50%。场区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单头奶牛日均产奶量40公斤,年单产奶量超13吨。
这股科技风还吹出了“跨界”火花。近年来,陈向阳还瞄准市场需求,以创新思维将产业触角延伸至农文旅领域,走出了一条“休闲农业+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游客既能参观智能挤奶厅了解牛奶生产过程,还能带着孩子在循环农业示范区观察“牛粪变沃土”的生态奇迹。这种“可览、可学、可游、可食”的沉浸式体验,让传统养殖场转型为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