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久前,下原镇文庄社区的田野间,一派丰收的热闹景象。秋风吹拂下,翻耕机隆隆作响,一串串红润饱满的小香薯破土而出,农户们弯腰分拣、装筐,汗珠在阳光下闪烁,嘴角是掩不住的笑意。
田间小道上,百名主播手持云台、面对镜头,正将这份丰收的喜悦实时传递到“云端”。
近年来,下原镇从浙江临安引进优质种苗和技术,依托如皋特有的富硒土壤资源,打造出400亩“如皋富硒小香薯”种植基地。与传统红薯不同,这种小香薯个头小巧却口感绵软、无筋无丝,硒含量达到认证标准的5倍以上。“亩产预计3000斤以上,亩产值能突破6000元!”一位正弯腰捡拾香薯的农户说道,“以前种普通作物收益低,现在小香薯成了‘金疙瘩’。”
这场热热闹闹的富硒小香薯丰收节,也是如皋市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的实践课堂。百名主播从室内走向田间,手持设备开启直播实战。“家人们看,这就是刚挖出的富硒小香薯,粉糯香甜还能补硒!”“三农达人”吴苏农蹲在田埂上,手持沾着泥土的香薯,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不远处,有些主播深入分拣区,向网友展示小香薯的分级标准和包装流程,带货声此起彼伏。
丰收节现场,四家企业与皋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打通了小香薯从产地到市场的快速通道。中天紫辰(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永梅说:“如皋富硒小香薯的品质优势明显,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把这份田间美味带到上海市场。”这种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的供需链路,既保障了销路,又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每个农产品都有一个故事,我们要把家乡情怀融入品牌。”和吴苏农一样,当天的数百名主播都怀着这份家乡情怀,积极为如皋富硒小香薯吆喝、宣传。如皋作为“世界长寿乡”,正围绕地域特色农产品开展矩阵式推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崔金表示:“我们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富硒小香薯等长寿农产品打造为如皋新名片。”下原镇党委书记申燃则透露,镇里将推进“‘原’野之声”一村一主播培育计划,让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助推下原小香薯走出乡村、走向全国。
这场融合了丰收庆祝、电商实践、产销对接的活动,展现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的深刻变革。主播学员们不仅学会了直播技巧,更见证了农产品如何通过电商突破地域限制销往全国各地。一位主播感慨:“以前担心农产品卖不远,现在一部手机就能连通全国市场!”田间地头的直播镜头,已成为新时代农民手中的“新农具”。
夕阳西下,运输车满载着小香薯驶向远方,而田间的直播设备仍闪烁着指示灯。这片土地正在书写新的故事——这里长出的不仅是富硒的果实,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正如当地老百姓所说:“香薯虽小,却是咱农民捧在手心的‘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