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1日起,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落地,引发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与销售设置了阶段性要求,不仅聚焦安全性能全面提升,也牵动着当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近日,在海安市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前来咨询和购车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仲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动自行车出了新国标,我们趁现在还能购买旧标电动自行车,抓紧享受一波之前的优惠。”像他这样抱着“赶末班车”心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该门店负责人周成健介绍,新国标执行后,电动自行车最高速度将限制在25公里/小时,且整车材料和结构要求更为严格,预计价格将有所上涨。“目前这类符合旧标、性价比高的车型销量不错,一天能卖出五六台,”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生产环节自2025年9月1日起必须符合新标准,而销售环节则从2025年12月1日起执行。这意味着,9月1日后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旧标车,但商家仍可销售库存旧标车辆至11月底。
在海安市另一家电动自行车门店,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负责人王克兰表示:“现阶段正在低价促销旧国标车型,这个时候买车非常划算。”
那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究竟有哪些变化?王克兰指着店内一款符合新国标的产品解释道:“它的塑料件占比仅5.5%,几乎全车采用金属材料,速度限制在25公里/小时以内,并强制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一旦超速,车辆会自动断电。”他强调,这些改动核心目标是保障骑行安全,防止车速过快引发事故,但相应的制造成本也有所提高。
对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旧标电动自行车售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多家门店作出明确回应,承诺现有车型的质保服务不会因新国标实施而中断。多家门店负责人表示:“即便12月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全面上市,目前所购车辆的售后服务仍将照常运行,不受影响。”
新国标并未对已售出的合规旧标电动自行车追溯使用限制,重点是从源头提升新增车辆的安全水平。随着销售截止日期临近,电动自行车市场正迎来一波消费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