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电“绿”扶海 如东“风”“光”无限
来源:如东县 发布时间:2025-10-10 字体:[ ]

近日,总投资10亿元的储能系统集成制造与综合能源服务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为如东储能产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项目由超威电力、国驰智储、中泽能三家企业共同投资,将新建先进储能集成智能制造生产线,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应税销售30亿元,标志着如东在构建从电芯制造、系统集成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储能产业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如东,这座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县”的沿海县域,正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在绿色能源发展的浪潮中加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迅猛增长,如何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储能,作为支撑新能源消纳的关键技术,自然而然地成为如东能源战略中的“必答题”和新的产业增长极。

眼下,一座座储能电站已在这里扎根运行,宛如一个个“超级充电宝”,日夜不息地为电网调节峰谷。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网侧储能电站55万千瓦(共4个项目),另有国华储能项目和重力储能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中广核如东储能电站,134个庞大的电池舱有序排列,每次充放电可达40多万度。“当电网负荷过高或过低时,电池舱会自动进行充电或放电,确保电网稳定运行。”站长朱国权介绍。这套系统的盈利模式在于利用峰谷电价差,在用电低谷时储电,高峰时放电,有效实现了“削峰填谷”。

江苏丰储如东储能电站内,整齐排列的电池舱正在进行着充放电作业。项目主要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储能容量租赁,参与电网电力辅助服务,同时提升全省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项目一期、二期总规模达到300兆瓦/600兆瓦时,成为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可以为3000兆瓦新能源项目提供并网支持。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企业始终保持着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目前已获得多项专利,2025年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报。

除了成熟的电化学储能,如东在新型储能技术探索上敢为人先。矗立在洋口镇沿海、高达148米的“大魔方”——中国天楹如东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当前正处于调试阶段。这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重力储能示范项目,12600块重达25吨的储能块,在电力富余时被提升至高处,待电网或用户需要用电时再将重物放下,储存的势能转化为电能送出。

据介绍,重力储能系统具有50年寿命零衰减、安全性高、强环境适应性、绿色环保等特性,是支撑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储能装备,实现新型重力储能技术装备国产化,能够弥补电力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短板。

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清晰的产业规划。江苏国驰智储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平在谈及选择如东的原因时深有感触:“如东地理位置优越,绿电资源丰富,特别是政府的专业、实干和招商团队的高效、务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非常适合我们深耕锂电储能领域。”

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心声,更是如东全力打造储能产业高地的真实写照。县发改委总工程师周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储能产业重点领域,聚焦储能电池、储能设备制造等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从引进高端制造项目到落地多元储能应用场景,如东正以其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需求和开放创新的姿态,吸引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随着独立储能、光氢储一体化等示范项目的持续推进,如东的储能产业不仅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更通过绿电消费认证、碳关税补贴等方式,为当地企业提升产品“含绿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注入强劲动能。

电“绿”扶海 如东“风”“光”无限
来源:如东县 发布时间:2025-10-10 字体:[ ]

近日,总投资10亿元的储能系统集成制造与综合能源服务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如东经济开发区,为如东储能产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项目由超威电力、国驰智储、中泽能三家企业共同投资,将新建先进储能集成智能制造生产线,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应税销售30亿元,标志着如东在构建从电芯制造、系统集成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储能产业链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如东,这座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县”的沿海县域,正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在绿色能源发展的浪潮中加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迅猛增长,如何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储能,作为支撑新能源消纳的关键技术,自然而然地成为如东能源战略中的“必答题”和新的产业增长极。

眼下,一座座储能电站已在这里扎根运行,宛如一个个“超级充电宝”,日夜不息地为电网调节峰谷。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网侧储能电站55万千瓦(共4个项目),另有国华储能项目和重力储能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中广核如东储能电站,134个庞大的电池舱有序排列,每次充放电可达40多万度。“当电网负荷过高或过低时,电池舱会自动进行充电或放电,确保电网稳定运行。”站长朱国权介绍。这套系统的盈利模式在于利用峰谷电价差,在用电低谷时储电,高峰时放电,有效实现了“削峰填谷”。

江苏丰储如东储能电站内,整齐排列的电池舱正在进行着充放电作业。项目主要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企业提供储能容量租赁,参与电网电力辅助服务,同时提升全省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项目一期、二期总规模达到300兆瓦/600兆瓦时,成为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可以为3000兆瓦新能源项目提供并网支持。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企业始终保持着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目前已获得多项专利,2025年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报。

除了成熟的电化学储能,如东在新型储能技术探索上敢为人先。矗立在洋口镇沿海、高达148米的“大魔方”——中国天楹如东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当前正处于调试阶段。这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重力储能示范项目,12600块重达25吨的储能块,在电力富余时被提升至高处,待电网或用户需要用电时再将重物放下,储存的势能转化为电能送出。

据介绍,重力储能系统具有50年寿命零衰减、安全性高、强环境适应性、绿色环保等特性,是支撑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储能装备,实现新型重力储能技术装备国产化,能够弥补电力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短板。

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清晰的产业规划。江苏国驰智储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平在谈及选择如东的原因时深有感触:“如东地理位置优越,绿电资源丰富,特别是政府的专业、实干和招商团队的高效、务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非常适合我们深耕锂电储能领域。”

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心声,更是如东全力打造储能产业高地的真实写照。县发改委总工程师周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储能产业重点领域,聚焦储能电池、储能设备制造等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从引进高端制造项目到落地多元储能应用场景,如东正以其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需求和开放创新的姿态,吸引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随着独立储能、光氢储一体化等示范项目的持续推进,如东的储能产业不仅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更通过绿电消费认证、碳关税补贴等方式,为当地企业提升产品“含绿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