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从宅边头有了一个健身角,如今每天早、中、晚,56岁的张月红都要去那“休闲一刻”,她在近海镇东进村14组的埭路边开着一家小理发店,10多米开外就是“健身角”,干活累了去那松松筋骨,很是惬意。
这个“健身角”之前是该村的一个建筑垃圾堆场,今年初,村委会在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后,对其进行改造,清理地面、铺上草坪、种上花草、安置健身器材,妥妥地将“垃圾堆场”打造成了一个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仲秋时节,走进近海镇东进村,但见绿植、回忆墙、创意菜园等小节点景观点缀着干净路面,曾经荒芜的空地、破损的墙面、朽烂的篱笆纷纷蜕变,焕发新颜。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模适当的原则,今年以来,该村利用废弃房屋、砖瓦等现有资源,着力打造特色小景观、小节点,既节省了成本,又对乡村既有格局进行了改造。
在东进村11组的最东边,靠近灯塔村的交界处,我们看到这里用红砖和灰瓦砌成的造型墙煞是亮眼,造型墙里圈着一垄垄的菜地,当季蔬菜长得很是“喜见人”。该村第一网格支部书记石振飞正带领着几个村民为菜地除草、浇水。石振飞告诉我们,这片菜园几年前是个小树林,前几年退耕还田,但由于土地不规则被种田户嫌弃而一直荒废着,去年底,村委会决定接手这块抛荒地,把它开发成菜园,由5个网格党支部书记分别认领,菜园所得归村集体所有。“我认领到了一亩菜地,平时我就和网格里的党员和群众来种植、培管,这里就是我们第一网格的责任田。”石振飞笑着说。
同样,在该村7组的一块被“退耕还田”呈“三角形”的抛荒地上,如今“鸡犬相闻”,这块三角地被村委会改造成了“家禽园”,村委会专门聘请了村里的养殖能手姚春雷来管理。该村9组的一组废弃老屋,如今也被翻修一新,正被改造成“农耕文化馆”。11组靠近村中心河的一块边角地,这几天也在加紧清理改造,不久的将来,那里会是一个颇具乡野气息的露营地……
“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实用’上下功夫,我们希望把村里的那些‘边角地’好好利用起来,实施‘微改造、精提升’,让‘废地’变‘富地’,真正让乡村‘活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提升乡村形象和群众的幸福感。”东进村党总支书记顾赛庆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