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如皋法院执行+综治 赋能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5-09-10 字体:[ ]

近年来,如皋法院聚焦执行中的难点、堵点,通过强化“执行+综治”工作模式,推动更多资源与力量参与破解执行难,充分发挥部门协同、基层共建的社会治理“大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网格赋能,吹响多元治理前哨

“缪法官,你得帮帮我们啊,这姓周的真是不讲理!”申请执行人老纪、老鞠向承办人缪玮“求助”。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两起纠纷,被执行人周某将两位老人撞伤后一直未赔偿到位。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有了网格员的密切配合,承办人在三次扑空后终于将周某成功“逮住”。

“执行的终极目标是案结事了人和,双方当事人处在同一个村,心里的疙瘩不解,即便强制执行,也会给他们留下一些后遗症。网格员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能够协助我们做好劝导工作。”基于上述考虑,承办人邀请村委会干部、网格员组成联调小组,共同参与化解。

联调小组从法律文书确定的赔偿义务入手,说明两位申请人现在的状况,劝导周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主动履行义务。“诚信是立身之本,双方都是同一个村的,不要说本起交通事故与你有关,即便是旁观者,也不能不管不顾呀!”参与调解的村干部对周某说。

执行干警也向周某释明了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最终,周某在家人的帮助下履行两案义务,案件执结。

“我们不断深化法院主导、社区(村委)协助的‘执行+网格’联动机制,近年来,网格员协助查人找物2000余次,多起涉民生案件成功执结,切实提升了执行效率。”常雪萍局长表示。

悬赏破局,织密查人找物“天网”

传统执行模式下,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其财产线索主要依赖于执行法官有限的精力与“线上+线下”查控手段,社会公众多为“旁观者”。

“执行悬赏机制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利用人民群众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社会的信息天网。”提及执行悬赏机制的作用,执行局局长常雪萍这样说道。

今年以来,如皋法院已发布悬赏公告15期210人,同比上升430%,倒逼19人23案主动履行,执行到位82万元。

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的执行过程便是该机制成功运用的缩影。该案执行中发现,被执行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法定代表人肖某下落不明。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如皋法院发布悬赏公告,悬赏金为5000元。

半个月后,根据举报人提供的关键线索,法院成功找到长期失联的肖某,倒逼其主动履行6万元,剩余款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多方聚力,刚柔并济啃下“骨头案”

随着黄某夫妻将部分现金交到了法院账户,困扰他俩长达15年的9起案件终于尘埃落定,两鬓角已花白的黄某感激地说道:“谢谢大家,这么多年的心事终于了啦!”参与该系列纠纷化解工作的属地派出所、村委会人员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孙海波所长感叹道:“这难题终于解了!”

双方多年的积怨,被执行人强烈的抵触情绪,多名申请执行人渴望拿到真金白银的诉求,“一人多案”的复杂局面……执行团队迎难而上,认真研判系列案件执行的“堵点”,邀请多方力量参与化解纠纷,打出一套“多元联动+精准施策”的组合拳。经过多部门协同,黄某夫妻主动与多名申请执行人协商,9起案件陆续达成解决方案。

“这批系列案件的实质推进,为化解疑难复杂案件、历史遗留性矛盾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罗成表示。

如皋法院将依托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为中国式现代化如皋新实践贡献更强司法力量。

如皋法院执行+综治 赋能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5-09-10 字体:[ ]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两起纠纷,被执行人周某将两位老人撞伤后一直未赔偿到位。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有了网格员的密切配合,承办人在三次扑空后终于将周某成功“逮住”。

“执行的终极目标是案结事了人和,双方当事人处在同一个村,心里的疙瘩不解,即便强制执行,也会给他们留下一些后遗症。网格员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能够协助我们做好劝导工作。”基于上述考虑,承办人邀请村委会干部、网格员组成联调小组,共同参与化解。

联调小组从法律文书确定的赔偿义务入手,说明两位申请人现在的状况,劝导周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主动履行义务。“诚信是立身之本,双方都是同一个村的,不要说本起交通事故与你有关,即便是旁观者,也不能不管不顾呀!”参与调解的村干部对周某说。

执行干警也向周某释明了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最终,周某在家人的帮助下履行两案义务,案件执结。

“我们不断深化法院主导、社区(村委)协助的‘执行+网格’联动机制,近年来,网格员协助查人找物2000余次,多起涉民生案件成功执结,切实提升了执行效率。”常雪萍局长表示。

悬赏破局,织密查人找物“天网”

传统执行模式下,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其财产线索主要依赖于执行法官有限的精力与“线上+线下”查控手段,社会公众多为“旁观者”。

“执行悬赏机制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利用人民群众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社会的信息天网。”提及执行悬赏机制的作用,执行局局长常雪萍这样说道。

今年以来,如皋法院已发布悬赏公告15期210人,同比上升430%,倒逼19人23案主动履行,执行到位82万元。

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的执行过程便是该机制成功运用的缩影。该案执行中发现,被执行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法定代表人肖某下落不明。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如皋法院发布悬赏公告,悬赏金为5000元。

半个月后,根据举报人提供的关键线索,法院成功找到长期失联的肖某,倒逼其主动履行6万元,剩余款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多方聚力,刚柔并济啃下“骨头案”

随着黄某夫妻将部分现金交到了法院账户,困扰他俩长达15年的9起案件终于尘埃落定,两鬓角已花白的黄某感激地说道:“谢谢大家,这么多年的心事终于了啦!”参与该系列纠纷化解工作的属地派出所、村委会人员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孙海波所长感叹道:“这难题终于解了!”

双方多年的积怨,被执行人强烈的抵触情绪,多名申请执行人渴望拿到真金白银的诉求,“一人多案”的复杂局面……执行团队迎难而上,认真研判系列案件执行的“堵点”,邀请多方力量参与化解纠纷,打出一套“多元联动+精准施策”的组合拳。经过多部门协同,黄某夫妻主动与多名申请执行人协商,9起案件陆续达成解决方案。

“这批系列案件的实质推进,为化解疑难复杂案件、历史遗留性矛盾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刘罗成表示。

如皋法院将依托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为中国式现代化如皋新实践贡献更强司法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v>
累计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