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深耕沃野 再续荣光
海门获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争先进位县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5-04-09 字体:[ ]

2024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近日出炉,海门区被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争先进位县,5年蝉联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方阵。

争先进位,就要处处争当先行者和排头兵。2024年,海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门样板。成功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22个村入选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张謇故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入选省第一批片区培育名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江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获评全国首批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聚焦粮食安全“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海门区坚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有效供给。去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92万亩,建立高标准农田万亩示范方1个、千亩示范方5个;深入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开展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技、良法协调发力,粮食生产实现“三增”,播种面积达79.9万亩,总产量25.937万吨,202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增幅均列南通第一。其他重要农产品方面,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6.8万亩、总产量132.28万吨,增幅分别为0.59%、5.26%;渔业总产量5.26万吨,增幅1.95%;生猪存栏10.88万头,出栏23.2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93万头。

聚焦产业发展“关键支撑”。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海门区以实施“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项目招引专项行动”为牵引,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蓬勃发展。深耕畜禽水产养殖、稻米果蔬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新建大华种业、苏垦米业、京海新丰种鸡场、常乐A+智能温室工厂、正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特色项目,去年全年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1个,完成投资24.76亿元。实施“特色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围绕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组建农业产业联盟,培育京海等1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带动超10万户农民增收近12亿元。积极打造“鲜活海门”区域品牌,助力63个农产品入选农业品牌目录,聚焦“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积极推进休闲旅游、动漫游戏等乡村特色旅游业态发展,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各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家。

聚焦和美乡村“形神兼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去年,海门区坚持规划引领,全区228个行政村完成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生态河道覆盖率达6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83%以上,涉及行政村77个,农户数6574户;完成农房改善950户,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9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1个;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8368户,完成率104.82%;集中转运处置农村生活垃圾22万吨;改造农桥1座,建设农村公路6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37公里;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庄清洁日”等活动。与此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和谐文明乡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擦亮党建引领“四治融合”亮丽名片。

深耕沃野 再续荣光
海门获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争先进位县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5-04-09 字体:[ ]

2024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近日出炉,海门区被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争先进位县,5年蝉联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方阵。

争先进位,就要处处争当先行者和排头兵。2024年,海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门样板。成功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22个村入选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张謇故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入选省第一批片区培育名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江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获评全国首批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聚焦粮食安全“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海门区坚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有效供给。去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92万亩,建立高标准农田万亩示范方1个、千亩示范方5个;深入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开展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技、良法协调发力,粮食生产实现“三增”,播种面积达79.9万亩,总产量25.937万吨,202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增幅均列南通第一。其他重要农产品方面,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6.8万亩、总产量132.28万吨,增幅分别为0.59%、5.26%;渔业总产量5.26万吨,增幅1.95%;生猪存栏10.88万头,出栏23.2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93万头。

聚焦产业发展“关键支撑”。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海门区以实施“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项目招引专项行动”为牵引,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蓬勃发展。深耕畜禽水产养殖、稻米果蔬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新建大华种业、苏垦米业、京海新丰种鸡场、常乐A+智能温室工厂、正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特色项目,去年全年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31个,完成投资24.76亿元。实施“特色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围绕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组建农业产业联盟,培育京海等1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带动超10万户农民增收近12亿元。积极打造“鲜活海门”区域品牌,助力63个农产品入选农业品牌目录,聚焦“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积极推进休闲旅游、动漫游戏等乡村特色旅游业态发展,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各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家。

聚焦和美乡村“形神兼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去年,海门区坚持规划引领,全区228个行政村完成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生态河道覆盖率达6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83%以上,涉及行政村77个,农户数6574户;完成农房改善950户,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9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1个;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8368户,完成率104.82%;集中转运处置农村生活垃圾22万吨;改造农桥1座,建设农村公路6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37公里;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庄清洁日”等活动。与此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和谐文明乡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擦亮党建引领“四治融合”亮丽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