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1日,如东县正式进入汛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早谋划、快行动,通过隐患排查、责任压实、科技赋能、应急保障等多措并举,全面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为安全度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隐患排查在前 夯实安全度汛基础
今年3月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各地及成员单位开展拉网式汛前检查,聚焦水利工程隐患和城市防洪设施薄弱环节。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洋口外闸启闭机传感器更换、掘苴新闸护坡修复等关键工程,共计疏通雨水管网102公里、清掏检查井497座,有效确保城市排水“血脉畅通”。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已整改完成90%以上,为安全防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防汛抗旱指挥部在重点水利设施的维护上持续发力,东安新闸泄流孔钢丝绳更换、掘苴新闸护坡修复等工程已竣工,沿海涵闸智能化控制系统升级计划也将于年内正式启动,将显著提升全县防洪调度效率,确保关键时刻“关得严、排得快”。
责任到人+科技赋能 织密立体防控网络
针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如东县一直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提前预降内河水位,强化广告牌、行道树风险排查,并设置临时安置点。去年防御台风“贝碧嘉”期间,通过精准调度实现人员“零伤亡”。
为确保责任落实不留死角,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如东日报》公示一线海堤、涵闸的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并下发《防汛抗旱任务清单》,明确各镇(区、街道)及部门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与此同时,县防汛抗旱指挥联合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实时联动机制,动态分析汛情。升级后的预警系统可实现气象数据、内河水位等信息15分钟内直达一线防汛人员,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升级应急保障 不打无准备之仗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全面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截至目前,县级储备防汛块石2500吨、编织袋6万只、土工布1万平方米,并统筹省储块石1.4万吨;各镇(区)储备化纤袋8.9万只、木桩7600根等群众性防汛器材,所有物资实行“清单化”管理,定期核查更新,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此外,如东县组建的30人专业抢险队全员通过了省级技能培训并配发先进装备,各镇也同步组建了不少于50人的应急分队,形成“县镇联动、全域覆盖”的抢险网络,确保“不漏一处”。
县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丛爱杨表示,如东县将以“十四五”收官为契机,聚焦隐患整改清零、在建水利工程效益释放、智慧防汛水平提升三大目标,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