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日来,如皋市围绕“江海英才创业周”主题,密集开展与东南大学、东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战略对接,通过高层互动、实地调研、需求对接等形式,将创业周“聚才引智”的平台效应切实转化为深化校地合作、加速成果落地的具体行动。
今年以来,如皋全方位推进与东南大学的科技合作,瞄准前沿领域,抢占科创发展制高点。7月12日,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一行深入江苏思源赫兹互感器有限公司、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研发一线,了解企业研发团队和产业化现状,并结合东南大学的学科优势,就如何推动产业模式创新、高效利用大院大所平台资源、系统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宝贵建议。
如皋将产创融合摆在全局核心位置,探索出“一线孵化+如皋转化”“城市总部+如皋产业协同”“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基地”的“双飞地”创新发展模式。7月16日,如皋市领导率队赴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与顶尖专家团队进行深度交流,寻求在先进纤维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绿色纺织等双方优势契合的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吸引更多科研机构、高价值专利成果和引领性高端项目在如皋转化落户。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展示了团队前沿科技成果,她建议如皋继续加大对中试基地等关键平台的建设支持力度,为跨越科研成果“从0到1再到100”的产业化鸿沟提供坚实支撑。
7月18日,如皋市在同济大学举办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与产业生态对接交流活动。万达轴承、双钱轮胎、超达装备等如皋本土企业技术负责人与相关专家教授就人工智能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务实对接,深入了解同济致蓝概念验证模式、企业数智化转型路径与制造业深度解决方案等。
如皋着力打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向地方产业赋能的“最后一公里”,搭建顶尖人才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的桥梁,推动科研优势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浇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沃土。如皋市人才办负责人表示,乘着“江海英才创业周”东风,如皋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加速创新转化,深化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现有中试基地(如集萃中试基地)的服务能级和承载能力;精准对接需求,以“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为导向,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组织更多“小而精、专而深”的校企对接沙龙、技术诊断会,推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生态,迭代升级科技人才政策包,在项目资助、人才安居、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南通乃至长三角区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如皋力量”和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