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海门区沿海水域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
为近年来首次发现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5-01-03 字体:[ ]

我区沿海水域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png

图为渔民在区农业部门指导下放生中华鲟

上月31日中午11点20分,海门渔17068渔船在海门区蛎岈山附近海域捕捞作业时,无意中捕捞到一条非同寻常的鱼。渔民凭几十年的捕捞经验判断,该鱼疑似中华鲟,于是第一时间利用海上通信设备与海门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安全生产值班处取得联系。

农业部门通过现场传回的图片、视频进一步确认,该鱼的确为中华鲟。按国家有关规定,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须立即放生,渔民在农业部门指导下进行了放生。此次捕捞到的中华鲟体长1.3米左右,体重22.5公斤。中华鲟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对水质要求高,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属于肉食性鱼类。

“这是近年来渔民在海门海域首次发现中华鲟。”海门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蔡良华介绍,早在2022年10月,农业执法人员就放生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鲎。

中华鲟的出现,是海门区沿海生态环境提升的有力证明。近年来,海门区在深入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不断强化海洋生态保护措施,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资源逐步恢复,海豚、中国鲎等多种保护生物在海门区水域陆续出现。此次发现中华鲟,相关渔民上报及时,放生行为科学、规范,表明海门区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升,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海门区沿海水域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
为近年来首次发现
来源:海门区 发布时间:2025-01-03 字体:[ ]

我区沿海水域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png

图为渔民在区农业部门指导下放生中华鲟

上月31日中午11点20分,海门渔17068渔船在海门区蛎岈山附近海域捕捞作业时,无意中捕捞到一条非同寻常的鱼。渔民凭几十年的捕捞经验判断,该鱼疑似中华鲟,于是第一时间利用海上通信设备与海门区农业农村局渔业安全生产值班处取得联系。

农业部门通过现场传回的图片、视频进一步确认,该鱼的确为中华鲟。按国家有关规定,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须立即放生,渔民在农业部门指导下进行了放生。此次捕捞到的中华鲟体长1.3米左右,体重22.5公斤。中华鲟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对水质要求高,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属于肉食性鱼类。

“这是近年来渔民在海门海域首次发现中华鲟。”海门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蔡良华介绍,早在2022年10月,农业执法人员就放生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鲎。

中华鲟的出现,是海门区沿海生态环境提升的有力证明。近年来,海门区在深入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不断强化海洋生态保护措施,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渔业资源逐步恢复,海豚、中国鲎等多种保护生物在海门区水域陆续出现。此次发现中华鲟,相关渔民上报及时,放生行为科学、规范,表明海门区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升,行动自觉不断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