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通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牢牢把握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坚持以调结构、稳发展为目标,畅通交通运输大通道,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加快打通堵点卡点,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为通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南通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始终将服务重点项目作为首要任务,推行“一站式”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保障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通州区北沿江铁路工程服务指挥部精准对接项目需求,从政策协调、资源配置到后勤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保障,多项工程节点取得新突破。目前,北沿江铁路通州段全线民居拆迁已全部完成,非居拆迁已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南通绕城高速通州段,克服交叉节点多、沿线群众矛盾突出等问题,抢抓施工“黄金期”,创新打造全息“新联枢纽”、“数字孪生”金沙收费站、西亭“近零碳”服务区等亮点工程,全线已于12月20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通州作为南通水运建设的主战场和主阵地,通扬线南通市区段航道整治工程长37.1公里,工程概算投资68.47亿元。全线征地拆迁已进入扫尾阶段,工程开工标志着通州将开辟“通江达海”水上“高速公路”,为打造江海联运新枢纽迈出了关键一步。通过不断完善水陆运输体系,为通州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提供了新通道。
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指导川港飞鹤物流公司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工具,提升运输作业的智能化水平。牵头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增加。综合施策推动解决公路货运经营主体“小、散、弱”等问题,发展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的大型公路货运企业,助力江苏隆达物流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名单,指导南通腾安物流有限公司、南通港码头管理有限公司创建成省级三星绿色港口。建立运输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运输企业进行质量评估,推动全区6家运输企业获评4A级信用企业。立足通州区产业优势,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聚焦农村物流短板,高品质创成江苏省“农村物流达标县”,打造形成“3个区级农村物流中心、14个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以及207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三级节点网络,实现“村村设点、户户通邮、快递到村”。积极推进岸电智能监管的“超级大脑”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船舶扫码用电,极大提升了船舶使用便捷度。锚定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的目标导向,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积极开展重大物流技术攻关,推广快递领域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目前全区首批无人配送车投入使用,促进了快递企业降本增效。
加大助企纾困帮扶力度,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
深化交通运输行业“放管服”改革,一体推进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构建交通管理与服务“一张图”,推进高效办成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全面推行电子证照“掌上办”,颁发电子证照1790余个。建设2家政务服务便民点,推动交通年审办证业务前移,全年共办证换证、年度审验业务6050件。实施“一件事一次办”和信用承诺制,探索大件运输许可“信用+承诺+批量”审批新模式,办理大件许可上门勘验335件。联合各大银行推广“红鑫贷”和“交运易贷”专项金融产品,加大对交通运输企业资金扶持力度,共发放低息贷款58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立足通州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创建通州区纺织物流合作社,加强供应链管理,串联以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商品集散地等物流节点为重点的现代物流网络,为家纺企业提供“门到门”“门到港”的全程物流运输服务。引导货运配送组织模式创新,拓展延伸服务内容,支持城市货运配送企业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先进配送模式。推动发展货运出租、冷链物流、社区物流等多元模式,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满足居民个性化物流配送需求。
以优良作风护航新征程,全链条发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南通市通州区交通运输局以优良作风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在急难险重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从而推动项目建设实现大提速、品质工程实现新跨越、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新突破。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规划建设物流枢纽,打造多式联运示范线路,提升运输组织保障能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充分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的特点,不断提高辖区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改善出海口航道,推进“公转水”运输结构调整,奋力打造“水运江苏”通州样板。抢抓机遇推进实施一批港航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让通州水上交通更加“好通”。南通横港沙作业区10万吨级粮油码头工程自去年开工以来正加快推进中,2024年度投资已完成10.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目前码头水工结构已交工验收,陆域筒仓和设备安装工程正有序施工中,预计2025年中旬建成并于年底对外开放投产。截止11月底,全区水路货运周转量完成104615万吨/公里,与上年同比增长14.45%,处于南通领先位置。打通农村“断头路”,畅通农村物流,补齐跨镇村道路建设的交通“短板”。全年改造农路16条、中小修道路13条、加固桥梁30座。通州区“平安农路”建设经验被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简报》予以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