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19日晚,“苏超”战火重燃,南通队与盐城队的“榜一大哥”争夺战引爆全城。海安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沉浸式观赛体验,不仅在主要商圈、体育中心、星级酒店等场所设置了官方“第二现场”,更带动了商场、餐饮店、特色酒店等商业主体自发加入这场足球盛宴。从高端酒店到街边大排档,从购物中心中庭到社区广场,整座城市都沉浸在这场全民参与的足球狂欢中,共同见证这场万众瞩目的“巅峰对决”。
傍晚6点半,姚池路与三洋线交叉口的澳联商业广场早已被热闹裹挟。高悬的巨型LED屏幕亮起荧光,前方观赛区与后方美食区连成一片,600余名球迷将广场层层围拢,不少市民举家出动——手里摇着助威棒、拍着加油掌,笑着、聊着寻觅最佳观赛位。“我超爱足球!‘苏超’前几场都没落下,南通队的精彩场面一直记着呢。”11岁的小球迷王梓圳难掩兴奋,他和家人早早就备好了饮料、炸鸡与烤串,满心期待着主队登场。
人群里,“叫南哥”的旗帜格外惹眼,来自淮安的“新海安人”潘建俊扯着嗓子为南通队伍助威。“虽说没去成现场,但咱这第二现场的劲儿,一点不差!”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笑着喊道,“南通队,必须赢!”
广场一侧,60多个摊位依次排开,小龙虾、烤串、冰镇饮料的叫卖声混着球迷的呐喊声,交织成一张沸腾的网。不少商家推出“观赛套餐”,啤酒配小吃的组合价格实惠,成了抢手货。刚拎着套餐的球迷尹艳琼扬起嘴角:“边吃边看球,这才惬意!南通队,加油!”
当夜幕完全笼罩海安,星湖001广场宛如被足球魔法点亮的梦幻之境,500余名球迷如潮水般汇聚。现场免费提供瓜子、茶水,商家的小吃、烧烤摊位前围满了人,冰啤酒和小龙虾成为观赛标配。小朋友们拿着小喇叭,清脆的加油声格外响亮;年轻的球迷们则跟着节奏呐喊,当南通队前锋突入禁区时,全场瞬间沸腾:“漂亮!好球!”现场气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
傍晚,海安体育中心北广场早已人头攒动。海安消夏啤酒音乐嘉年华与“苏超”第二现场激情联动,数千名市民齐聚于此,共赴这场集电商新业态、非遗美食、青春音乐与足球魅力于一体的仲夏夜盛宴。巨型LED屏幕前,球迷们围坐畅饮,冰镇啤酒杯壁凝结的水珠在灯光下闪烁,与屏幕中激烈的赛事交相辉映。
美食区更是人声鼎沸,香气四溢。烧烤架上滋滋作响的肉串滴落油花,捞汁小海鲜的酸辣气息挑动着味蕾,各色小吃摊位前都排起长龙。“这客流就没停过。”冰啤摊前,老板冬冬双手不停歇地灌装、递酒,豆大的汗珠顺着笑纹滚落,“今天这阵仗,比平时营业额翻了两三倍!”市民许亚军一家坐在露天餐区,面前摆着几碟精致小菜和冒着冷气的扎啤。“虽然没去得了第一现场,但是和家人一起在‘第二现场’看球赛也很不错。”蒸腾的美食热气与球迷的震天呐喊声相互交融,在夜空中勾勒出一幅最鲜活的城市烟火画卷。
另一侧的非遗集市同样热闹非凡。南通市葫芦画非遗传承人唐虎巧妙结合“苏超”赛事主题,现场创作的精美葫芦画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
人群中,一名手拿印有“盐城”二字球服的市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他挠挠头,对着镜头笑了笑:“我是盐城队的球迷,但这里这么多支持南通队的朋友,都不知道我这衣服合不合适了。”该球迷叫贾跃耀,是地地道道的盐城人,由于孩子和长辈生活在海安,平时周末都会来海安。“虽然南通队很强,但是我还是觉得盐城队必胜!”贾跃耀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万达广场的观赛现场,几位银发球迷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南通队的每场比赛我都看了,实力确实很强。”今年73岁的张正谈起“苏超”赛事滔滔不绝,“盐城队的实力不容小觑,今天这场比赛很精彩。”说话间,南通队破门得分,拿下关键一分,老人激动得起身欢呼,现场化作欢乐的海洋。
主城区的文峰大世界“第二现场”观赛点也早已座无虚席。商家为球迷们贴心地准备了应援棒和免费茶点。巨大的投影屏幕前,球迷们自发聚集,手中挥舞着象征家乡球队的旗帜与标语。随着南通队再进一球,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比赛对抗激烈、球迷情绪高涨,但整个观赛过程始终秩序井然。“文明观赛”成为这个激情澎湃之夜的另一道风景线。比赛结束后,“第二现场”的球迷们自觉带走垃圾,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球迷的良好素养。这种热情而不失文明的观赛氛围,正是体育精神与城市文明的最佳诠释。
终场哨响,电子大屏上的比分最终定格在“南通2∶1盐城”,现场欢呼声久久不断,仿佛为这场酣畅淋漓的足球盛宴画上了一个意犹未尽的省略号。
7月19日,“苏超”南通与盐城的对决激战正酣,记者第二次踏入“第二现场”的采访地——这也是海安设置的第三场“第二现场”观赛活动。傍晚6点半的澳联商业广场,即便地处非城区,600多位球迷早已将场地围得满满当当。
人群中,消防车静静待命,消防员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公安民警和安保人员维持着现场的秩序,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他们的身影穿插在欢呼的人潮里,像隐形的安全网,让这场狂欢多了份踏实。
“第二现场”宛如一个迷你世界,男女老少齐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因足球而相逢。南通球迷高呼着“南通加油”,盐城拥趸也不甘示弱,呐喊声此起彼伏。11岁的小球迷王梓圳早早准备了烤串饮料,满心期待主队登场;来自淮安的“新海安人”潘建俊高举“叫南哥”旗帜,为南通队加油助威;球迷尹艳琼3点就到“美食区”占位,只为选到最佳的观球点位。在这里,没有地域的隔阂,只有对足球纯粹的热爱。
比赛接近62分钟,南通队抓住机会一脚劲射,足球稳稳钻进网窝!顿时,全场被点燃,欢呼声、呐喊声轰然炸开,“漂亮!好球!”的喝彩此起彼伏,“第二现场”的气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而我这个不太懂球的人,也被这样热烈的氛围感染得心潮澎湃。
此刻我忽然明白,这些分布在城市角落的“第二现场”,早已超越了观赛本身。足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在这里,地域、年龄、身份都成了次要的注脚,唯有热爱是共通的语言。而那些默默守护的身影,更让这份纯粹的快乐有了安稳的底色。这或许就是体育的终极意义:在喧嚣的世界里,为我们搭起一座情感的乌托邦,让每颗心都能自由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