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南通广联贵金属有限公司积极调整战略方向,从传统基站零部件加工转向新能源汽车行业,以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为驱动,实现了产能与效益的双提升。
近日,走进南通广联贵金属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完成镀层作业,两名工人熟练地操作控制面板,监控着镀金、镀银线的实时数据。伴随着轻微的机器嗡鸣声,一批批锃亮的充电桩插孔和精密卡簧陆续下线,即将发往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企业。
“这条镀金线每天能处理400公斤零部件、镀银线更是达到600公斤,公司拥有3条镀金生产线和1条镀银生产线,过去依赖通信基站的订单,如今80%的业务都‘转舵’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总经理黄梓航拿起一个镀金卡簧介绍道。指尖的零件表面光洁如镜,其磨合精度严格控制在0.2至0.25微米之间。
在生产工艺上,公司采用超声波清洗、镀铜、镀镍、镀金/镀银及分装等多道精密工序,并配备严格的质检程序,包括膜厚检测、结合力测试及盐雾测试,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稳定性。车间另一侧,质检员正用精密仪器对镀层进行膜厚检测,一旁的超声波清洗槽内,铜镍预处理后的零部件泛着金属光泽。
黄梓航算了一笔账:为适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需求,这两年陆续投入50多万元进行生产线升级,新增滚筒、挂具、模具等设备,升级后成效显著,卡簧等单个小件的日产量突破5万只,今年销售额同比增幅超20%,获得的收益远超投入。
市场风向的敏锐捕捉,让这家传统企业焕发新生。2023年前,南通广联贵金属的主战场还是4G、5G基站零部件镀覆;如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核心部件的订单已撑起业务主线。“行业变革倒逼我们转型,但技术创新才是立足之本。”产品质量的稳定离不开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镀链药水的成果。“公司与南通大学联合开发的配方,硬度和柔韧性远超传统工艺,盐雾测试寿命提升超30%。”黄梓航补充道。
“市场在变,我们必须主动求变。”黄梓航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精密零部件的需求旺盛,我们的镀金、镀银工艺在导电性、耐腐蚀性方面具有优势,这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控,南通广联贵金属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公司今年的营收目标设定为2000万元,目前正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拓展客户资源等方式稳步推进。未来,公司还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巩固在贵金属表面处理领域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