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2025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举行
共赴创新之约 聚势赋能未来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字体:[ ]

昨天,2025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在滨江洲际酒店举行。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的代表等300余人汇聚一堂,共赴创新之约,共谋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此次大会,崇川聚焦科创生态优化,推出一系列升级举措:发布宝月湖科创母基金矩阵,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校地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市北高新区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双高协同”创新发展合作签约,重点“拨—投—股”及基金投资项目成功签约。此外,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研院(崇川)创新中心、吉林大学崇川技术转移中心、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揭牌成立,为区域协同创新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在电子与信息等学科领域颇有建树。近年来,崇川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成果显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主任赵成生表示,此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研院(崇川)创新中心的建设,就是要把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培育,“未来,中心将聚焦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全面发力,以期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会上还展示了崇川区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紫琅英才”项目。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驾驶平台供应商。该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底盘多层级跨域融合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形成了层次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智能底盘域控融合新范式,助力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全面量产落地,入选崇川区十大科技创新成果。谈及企业落户崇川以来的快速发展,副总经理程俊感慨万分,“从落户到成长,崇川在人才、资金、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全链条支持,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走过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崇川创新能级持续跃升。位列赛迪创新百强区江苏省前10强、全国50强;高企保有量突破700家、五年翻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00家,省级以上独角兽(潜在)企业10家、净增6家;通富微电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钰泰半导体成为国家级独角兽企业;中集环科、中集特箱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通富微电、中远川崎、中集环科、大生集团4家企业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保有量全省县(市、区)第一。

2025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举行
共赴创新之约 聚势赋能未来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字体:[ ]

昨天,2025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在滨江洲际酒店举行。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的代表等300余人汇聚一堂,共赴创新之约,共谋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此次大会,崇川聚焦科创生态优化,推出一系列升级举措:发布宝月湖科创母基金矩阵,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签署校地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市北高新区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双高协同”创新发展合作签约,重点“拨—投—股”及基金投资项目成功签约。此外,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产教融合共同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研院(崇川)创新中心、吉林大学崇川技术转移中心、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等多个平台揭牌成立,为区域协同创新注入了新的强劲动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在电子与信息等学科领域颇有建树。近年来,崇川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成果显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主任赵成生表示,此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研院(崇川)创新中心的建设,就是要把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培育,“未来,中心将聚焦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全面发力,以期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会上还展示了崇川区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紫琅英才”项目。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驾驶平台供应商。该公司最新研发的智能底盘多层级跨域融合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形成了层次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智能底盘域控融合新范式,助力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全面量产落地,入选崇川区十大科技创新成果。谈及企业落户崇川以来的快速发展,副总经理程俊感慨万分,“从落户到成长,崇川在人才、资金、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全链条支持,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走过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崇川创新能级持续跃升。位列赛迪创新百强区江苏省前10强、全国50强;高企保有量突破700家、五年翻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00家,省级以上独角兽(潜在)企业10家、净增6家;通富微电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钰泰半导体成为国家级独角兽企业;中集环科、中集特箱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通富微电、中远川崎、中集环科、大生集团4家企业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保有量全省县(市、区)第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