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暖心、安心、开心!”面对镜头,患有精神障碍的小林用三个词说出了他在“残疾人之家”的感受。他的笑容里,折射着海安助残政策带来的温暖改变。
从“残疾人之家”里串珠子的欢声笑语,到“美丽工坊”中缝纫机的嗒嗒声响,再到街头“移动花园”里生机勃勃的绿植。从辅助就业到自主创业,从技能培训到心理支持,海安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搭建起融入社会、实现价值的桥梁,托起了他们“稳稳的幸福”。
残疾人之家
托举希望的温馨港湾
“我们把这个小珠子串进绳子里,串到差不多40厘米。”海安街道恒源残疾人之家的工作间里,辅助就业指导老师王丽捏着绳子的一端,做着示范。16位特殊员工围坐在王丽身边,认真专注地听着讲解,不一会儿,清脆的珠串碰撞声此起彼伏。工作台另一侧,手机设备正在直播,大家轮流上阵,或唱歌、或跳舞、或朗诵,不一会儿就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围观互动。
近年来,海安残联以“授人以渔”的理念,精心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残疾人之家”。这些温馨的港湾不仅提供日间照料和辅助性就业服务,还提供心理辅导,为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搭建舞台。
“传球,击掌,加油!”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海安新暖驿站康复点社工杨顺芹带领16名员工来到一楼的活动室,做起了“击掌传球”的互动游戏。参与者围成一圈,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一边传递彩球,一边完成击掌、转身等动作。每当顺利完成一轮游戏,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这些游戏看似简单,但对改善患者的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很有帮助。”恒源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李仁丽表示,机构每周都会开展类似的康复活动,通过游戏、手工、音乐等方式,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增强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
目前,海安共有16家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残疾人之家。通过有效整合日间照料、康复训练、辅助性就业、文体活动、权益维护等功能,这些残疾人之家已成为各区镇街道服务残疾人的重要阵地。
美丽工坊
巧手缝制的人生价值
“嗒嗒嗒……”早上8点,缝纫机声准时在华艺服饰打样车间响起。卢红梅俯身在工作台前,手指翻飞间,一块普通的布料很快变成了一件精美的样衣。这位右腿行动不便的女工,用20年光阴将自己“缝”进了华艺服饰发展的年轮里。
因幼时意外致残的卢红梅,多次求职碰壁。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与华艺服饰结缘。记者在车间看到,她的座椅根据她的身高进行了个性化定制,剪刀、线筒等工具摆放在缝纫机旁的小收纳箱里,伸手可及。“第一次来公司面试时,领导说比起其他,更看重我们的手艺,那句话让我很感动。”回忆入职场景,她手中的针线仍未停歇。
从普通缝纫工到打样师傅,卢红梅的成长轨迹写满了“较真”。打样组组长许亚兰向记者展示了她保留的“错版登记表”——每处修改都用不同颜色标注,边缘还缝着便于查找的布条。“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她的这套方法,对于打样制版很实用。”
“这里的工作环境很好,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卢红梅动情地说。在她看来,华艺服饰不仅给了她一份工作,更让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正是这份归属感,让她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诠释着奋斗的真谛。
前不久,华艺服饰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美丽工坊”,成为南通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机构。截至目前,华艺公司共吸纳安置残疾职工11名,其中残疾妇女8名,并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了22名残疾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残疾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岗位适配机制,持续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供给,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华艺服饰人力资源与企管中心总经理葛坤锋表示。
移动花园
破土重生的创业传奇
傍晚的中大街人头攒动,一辆改装三轮车被各色绿植簇拥成“移动花园”,在人潮中格外显眼。摊主吉星正用不太灵活的手指给多肉植物系丝带,手机支架上的抖音直播间里,不断跳出“老顾客”的互动留言:“星哥,上次买的月季开花啦!”“老板今天还在老地方吗?”“八点还在吗?我要去买两盆多肉!”
这个有3000多粉丝的账号背后,藏着一段“破土重生”的故事。在2007年的一次残疾人招聘会上,吉星被一家企业成功录用。在很多人看来,吉星的工作稳定。但他没有就此止步,从2011年夏天开始,吉星白天上班,晚上摆地摊,几天下来有了不错的收入。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去工作,开启全职摆地摊生涯。
2018年,吉星开始摆摊卖花草。因患有脑瘫,吉星的右手几乎使不上劲,走路时腿脚不灵便,说话时也时常口齿不清,但他单手干起活来非常灵活,摆出的花草也生机勃勃,总能吸引不少顾客驻足挑选。他从不避讳谈及自己的身体缺陷,甚至经常拍摄短视频发到网上,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去年,吉星作为残疾人创业典型代表参加了海安“心手相牵 助残创业”公益项目总结分享活动。他坦言,公益项目不仅为残疾人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更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了技术指导,“我学习了很多新技能,比如如何拍摄视频宣传我的花草,也通过媒体平台拓宽了产品销路。”吉星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平均每天能卖三四十盆花草,比实体花店销量还好。
“小伙子很幽默也很自强,我还是他的抖音粉丝呢!”老主顾李阿姨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点赞的短视频。画面中,吉星骑着三轮车载着花草在大街小巷穿梭,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这条视频获得了1000多个点赞,评论区都是网友的热心支持和鼓励。
像吉星这样的“新媒体创客”,海安今年已新增近10人。近年来,海安立足残疾人实际需求,创新推出“菜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并通过“一对一”创业陪跑服务,提供全程个性化指导,全面赋能残疾人高质量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