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在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的停车场上,一辆辆刚下线的瑞典重卡车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车身闪耀着金属光泽,蔚为壮观。作为外商投资中国的标志性项目,该基地从开工到试制车辆下线仅用时近2年,自10月15日进入量产阶段以来,各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项目推进十分高效。
而随着基地全面量产,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新,提升区域商用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的建成投产正是如皋狠抓招商引资、全力拼经济促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如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生根、加速推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总投资5亿元的5GWh电池PACK项目扎根如皋高新区,为新能源产业链注入“储能芯”动力;5亿元碳纳米管导电材料扩产项目落子长江镇,填补高端新材料领域空白;1.2亿元电子级工业特气项目签约白蒲镇,瞄准产业“卡脖子”环节精准补链……一个个优质项目的“链式落子”,正是如皋以招商引资为“源头活水”,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如皋以“双招双引”攻坚突破年行动为抓手,通过优化招商体制、建强专业队伍、深化协同作战,绘制完成主导产业、港口经济、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招商地图”,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发力,结合乡情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等多元模式,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地。
“2025年截至目前,全市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35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个,实际使用外资达1.02亿美元。”如皋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随着这批项目加速落地、建设、投产,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链条,放大产业集聚效应,为如皋构建“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一边是招商推介强势出击,一边是重大项目全力推进。
在南通力威机械5亿元海洋工程装备科技产业化项目现场,桩机轰鸣、吊臂起落,主体施工正酣,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竣工,其关键核心技术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下原镇产业升级“重头戏”皓凯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2亿元,自今年5月开工以来“挂图作战”,目前主体工程已封顶,预计明年1月即可投产;江安镇工业集中区内,南通凡洋电机配件项目今年3月刚竣工,年产280万套空调压缩机定子部件、120万套离心转子部件的产能全速释放,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收入1.2亿元。
“项目落地是投资从‘意愿’到‘实效’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全程护航、精准发力。”如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破解项目建设“堵点”,当地聚焦全生命周期管理,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联合服务保障行动,系统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和服务保障一体化机制,确保“签约即开工、开工即加速、投产即达效”。
未来,如皋将围绕临港“千亿产业带”培育目标,把做实产业培育作为支撑“以港强市”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抢抓海洋经济机遇做强船舶海工产业,强化临港产业项目招引;另一方面,强化港口与腹地产业的协同布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