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十年来,如东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如东县 发布时间:2022-10-13 字体:[ ]

2012年至今,如东县中小学、幼儿园共投入建设项目133个,包括新建1所高中,新建、改扩建22所初中、50所小学以及55所幼儿园,总投资逾56亿元。

十年来,如东教育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实现了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社教育优质创新、特殊教育扬长发展。如东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江苏省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如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

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如东教育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教学质量处于洼地的农村学校纷纷迎头赶上,与城里学校并驾齐驱,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如东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诸如加强县域统筹、严格规范招生、教师支教交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等举措,较快提高了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硬软件水平,明显缩小了城乡学校的均衡差异系数。

自2013年起,如东开始实施教育装备提升工程。2013年底,如东中小学所有教室安装了互动教学系统,中小学师生告别了“黑板+粉笔”时代;2014年,全县中小学操场基本实现塑胶化;2015年,所有学校教学办公区实现无线网覆盖;2016年,全面完成了中小学课桌椅更新,所有中小学拥有了录播教室;2019年,完成了初中投影机更新和中小学智慧教育教室项目建设;2020年,启动实施互动教学设备更新项目;2021年,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和智慧黑板改造提升项目工程。

为切实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率,如东通过强化干部带头使用、带头展示,做好全员主题培训、骨干培训、镇区培训和校本培训等举措,切实提升了全县教师使用现代教育设备的水平。2017年上半年,如东县成功创建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县。

课堂教学数字资源研发是如东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特色举措。在全县中小学全面配齐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又花大力气组织名优骨干教师研发覆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各个课时的课堂交互教学的数字资源,由各科研训员牵头筛选把关,全县共享,逐周研发,逐周下发,校本加工,教师个性化应用,为交互教学系统“人人用”提供了资源保证。资源研发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水平大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全县统一的教学资源让广大教师可以学习、借鉴、改造,有效地促进了县域大面积课堂教学的改进,尤其是有效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在强化教育装备建设、优质资源共享的同时,如东县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逐步推进优质均衡。先后组织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年、高效课堂深化年、高效课堂巩固提升年活动,逐年推进“真学课堂”打造活动。全县小学、初中、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生机勃勃,全县课堂生态发生显著变化。因改革成效显著,如东县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全市典型。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农村学校的优势更加凸显。乡村学校体量小、人心齐,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推进特色建设,在教学质量、特色发展上丝毫不逊色于县城中小学,在近几年的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后来居上。如东县优质均衡发展达全市最佳水平,城乡孩子都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发展面貌。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面貌变好了,好教师变多了,优质生源外流减少了,已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力保障。教育经费特别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原则,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占比始终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级教育中比重最大,有力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

看得见的变化,生动体现了新时代10年来如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当前,如东县义务教育已经实现整体跨越式提升,但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今后,我们将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推动实现全县校际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水平,让更多孩子同时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让美好的愿景成为现实。

相关新闻
相关文件
十年来,如东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如东县 发布时间:2022-10-13 字体:[ ]

2012年至今,如东县中小学、幼儿园共投入建设项目133个,包括新建1所高中,新建、改扩建22所初中、50所小学以及55所幼儿园,总投资逾56亿元。

十年来,如东教育走上了发展快车道,实现了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职社教育优质创新、特殊教育扬长发展。如东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江苏省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如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

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如东教育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教学质量处于洼地的农村学校纷纷迎头赶上,与城里学校并驾齐驱,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如东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诸如加强县域统筹、严格规范招生、教师支教交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等举措,较快提高了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硬软件水平,明显缩小了城乡学校的均衡差异系数。

自2013年起,如东开始实施教育装备提升工程。2013年底,如东中小学所有教室安装了互动教学系统,中小学师生告别了“黑板+粉笔”时代;2014年,全县中小学操场基本实现塑胶化;2015年,所有学校教学办公区实现无线网覆盖;2016年,全面完成了中小学课桌椅更新,所有中小学拥有了录播教室;2019年,完成了初中投影机更新和中小学智慧教育教室项目建设;2020年,启动实施互动教学设备更新项目;2021年,大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和智慧黑板改造提升项目工程。

为切实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率,如东通过强化干部带头使用、带头展示,做好全员主题培训、骨干培训、镇区培训和校本培训等举措,切实提升了全县教师使用现代教育设备的水平。2017年上半年,如东县成功创建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县。

课堂教学数字资源研发是如东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特色举措。在全县中小学全面配齐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又花大力气组织名优骨干教师研发覆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各个课时的课堂交互教学的数字资源,由各科研训员牵头筛选把关,全县共享,逐周研发,逐周下发,校本加工,教师个性化应用,为交互教学系统“人人用”提供了资源保证。资源研发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水平大力提升的过程。同时,全县统一的教学资源让广大教师可以学习、借鉴、改造,有效地促进了县域大面积课堂教学的改进,尤其是有效推动了农村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在强化教育装备建设、优质资源共享的同时,如东县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逐步推进优质均衡。先后组织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年、高效课堂深化年、高效课堂巩固提升年活动,逐年推进“真学课堂”打造活动。全县小学、初中、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生机勃勃,全县课堂生态发生显著变化。因改革成效显著,如东县区域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全市典型。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农村学校的优势更加凸显。乡村学校体量小、人心齐,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推进特色建设,在教学质量、特色发展上丝毫不逊色于县城中小学,在近几年的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后来居上。如东县优质均衡发展达全市最佳水平,城乡孩子都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发展面貌。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面貌变好了,好教师变多了,优质生源外流减少了,已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有力保障。教育经费特别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原则,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优先保障义务教育,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占比始终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级教育中比重最大,有力推动了城乡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入优质均衡发展阶段。

看得见的变化,生动体现了新时代10年来如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当前,如东县义务教育已经实现整体跨越式提升,但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今后,我们将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推动实现全县校际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水平,让更多孩子同时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让美好的愿景成为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