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使用机器人可以替换部分高风险带电作业,有效应对高温等恶劣作业环境,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近日,国网海安市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负责人洪建忠正带领组员在位于高新区海营线的10KV申菱135线102066#杆作业现场,将驱鸟器安装到带电线路上。
在地面作业区域,机器人带电作业组的成员配合默契,精准操控机器人进行作业。一位组员操控升降平台,将机器人精准送达指定作业位置,另一位组员则手持平板电脑向机器人发送指令,为导线安装驱鸟器。不到十分钟,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巧手”便顺利完成了驱鸟器的安装。
洪建忠在现场介绍,传统的配网带电作业,无论是借助绝缘杆登梯,还是依赖斗臂车进行人工作业,都需要穿戴厚重且密不透风的绝缘服,作业人员始终处于高电压、强电场中,是一项劳动强度大、风险程度较高的工作,尤其在夏天,穿上绝缘服在斗臂车上汗流浃背,而利用机器人辅助或代替人工作业,则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进一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集成了抓手、升降平台、遥控器等关键模块,凭借视觉定位、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能够高效完成剥除绝缘层、抓线等作业。操作人员可通过遥控器下达指令,引导机器人进入指定作业位置。机器人依托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视觉力觉感知技术,精准识别作业点位,实时建模并精确控制作业力量。此外,通过更换末端作业工具,机器人可灵活实现带电作业法安装驱鸟器、带电搭头及验电接地环等多种功能,并具备根据实际需求拓展作业种类的潜力。自2022年投入使用以来,该机器人已逐渐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
“在操作机器人时,全程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每一个看似简单的作业动作背后,都是多年实操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技术。”洪建忠介绍,为实现机器人带电作业被推广应用,国网海安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组织一线人员认真钻研相关规程,学习先进单位经验,并制定了带电作业机器人工作流程、管理办法和维护保养规程。
自2019年成立不停电作业中心以来,国网海安市供电公司持续加强作业能力建设,近期已取得全部复杂不停电作业实施资质。洪建忠表示,公司将不断强化带电作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更多智能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促进配网不停电作业的装备智能化水平提高和作业方式转型升级,努力开拓专业发展新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