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如皋23家田间学校探索差异化发展——
从“点上开花”到“链上成景”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4 字体:[ ]

“青椒移栽要注意株距和深度……”近日,在位于如皋市耀红家庭农场的蔬菜大棚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教学正在火热进行。农场主张耀红手持青椒苗,一边示范移栽技巧,一边讲解关键要点,学员们围成一圈,有的认真记录,有的上手实操,现场互动不断。

作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耀红家庭农场创新推出的“农时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农田为教室,以作物为教材,按照水稻、果蔬等作物的生长周期动态设置课程。这种“作物生长到哪,课程讲到哪”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技术与农时的精准对接。

“以前种粮亩产收入不到千元,现在跟着张老师学种果蔬,亩产收益翻了好几番!”长江镇种植户周建忠兴奋地说。通过“农场+农户”联动机制,耀红农场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还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目前该模式已培育300余户新型职业农民,年开展实训5期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30%,走出了一条“田间课堂”促农致富的新路子。

不久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公布第二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如皋市耀红家庭农场田间学校成功入选。至此,如皋已建成国家级田间学校2家、省级3家、南通市级10家、如皋市级8家。

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如皋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田间学校体系,形成了涵盖蔬菜、稻麦、花木、渔业、蚕桑、畜禽、农产品电商、农业物联网等多领域的培训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走进城南街道夏庄社区的中国小微盆景集散中心,来自如皋盆景直播分享中心的主播们架起手机、开启直播,熟练地向全国网友推介各类盆景精品。屏幕另一端,天南地北的观众通过直播间实时互动、竞价下单,将一盆盆匠心之作收入囊中。

这份红火的背后,离不开田间课堂的强力支撑。作为小微盆景产业的深耕者,花名堂农业科技公司创新打造的田间课堂,不仅传授盆景蟠扎、养护等传统技艺,更紧跟时代步伐,开设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电商运营等数字营销课程。

农户们即学即用,让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真金白银。“以前不懂技术、愁销路,现在跟着课堂学,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夏庄社区居民感慨道。

在“课堂+产业”的双轮驱动下,夏庄社区的小微盆景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从零星种植到集群发展,如今已带动6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规模近千亩,形成完整的产销链条,走出了一条“课堂兴产业、集群促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田间学校不仅是技术培训的场所,更是产业振兴的引擎。如皋坚持特色化发展思路,促进田间学校从“点上开花”到“链上成景”。

各田间课堂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耀红家庭农场深耕果蔬种植,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花名堂农业科技公司专注小微盆景全产业链培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华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主攻农机智能化应用,推动现代农业装备普及推广……

在这些特色鲜明的田间课堂上,农业新技术加速落地,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共同构成了如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图景。

“我们将持续推进田间学校提质升级。”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长严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智慧农业、品牌建设等课程,让田间课堂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摇篮。

如皋23家田间学校探索差异化发展——
从“点上开花”到“链上成景”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4 字体:[ ]

“青椒移栽要注意株距和深度……”近日,在位于如皋市耀红家庭农场的蔬菜大棚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教学正在火热进行。农场主张耀红手持青椒苗,一边示范移栽技巧,一边讲解关键要点,学员们围成一圈,有的认真记录,有的上手实操,现场互动不断。

作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耀红家庭农场创新推出的“农时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农田为教室,以作物为教材,按照水稻、果蔬等作物的生长周期动态设置课程。这种“作物生长到哪,课程讲到哪”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技术与农时的精准对接。

“以前种粮亩产收入不到千元,现在跟着张老师学种果蔬,亩产收益翻了好几番!”长江镇种植户周建忠兴奋地说。通过“农场+农户”联动机制,耀红农场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还搭建产销对接平台。

目前该模式已培育300余户新型职业农民,年开展实训5期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30%,走出了一条“田间课堂”促农致富的新路子。

不久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公布第二批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名单,如皋市耀红家庭农场田间学校成功入选。至此,如皋已建成国家级田间学校2家、省级3家、南通市级10家、如皋市级8家。

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如皋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田间学校体系,形成了涵盖蔬菜、稻麦、花木、渔业、蚕桑、畜禽、农产品电商、农业物联网等多领域的培训网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走进城南街道夏庄社区的中国小微盆景集散中心,来自如皋盆景直播分享中心的主播们架起手机、开启直播,熟练地向全国网友推介各类盆景精品。屏幕另一端,天南地北的观众通过直播间实时互动、竞价下单,将一盆盆匠心之作收入囊中。

这份红火的背后,离不开田间课堂的强力支撑。作为小微盆景产业的深耕者,花名堂农业科技公司创新打造的田间课堂,不仅传授盆景蟠扎、养护等传统技艺,更紧跟时代步伐,开设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电商运营等数字营销课程。

农户们即学即用,让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真金白银。“以前不懂技术、愁销路,现在跟着课堂学,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夏庄社区居民感慨道。

在“课堂+产业”的双轮驱动下,夏庄社区的小微盆景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从零星种植到集群发展,如今已带动6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规模近千亩,形成完整的产销链条,走出了一条“课堂兴产业、集群促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田间学校不仅是技术培训的场所,更是产业振兴的引擎。如皋坚持特色化发展思路,促进田间学校从“点上开花”到“链上成景”。

各田间课堂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耀红家庭农场深耕果蔬种植,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花名堂农业科技公司专注小微盆景全产业链培育,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华日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主攻农机智能化应用,推动现代农业装备普及推广……

在这些特色鲜明的田间课堂上,农业新技术加速落地,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共同构成了如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图景。

“我们将持续推进田间学校提质升级。”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长严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引入智慧农业、品牌建设等课程,让田间课堂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摇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