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文明实践做“增量” 幸福感受提“质量”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9-25 字体:[ ]

“爷爷奶奶看镜头,3、2、1……”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嘉麟社区“幸福嘉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一对金婚夫妇正补拍婚纱照,镜头定格的不仅是银发夫妻的浪漫瞬间,更是社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

近年来,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宗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心搭建为民服务载体,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以“聚人气、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精神家园。

阵地深耕暖民心

变“需求模糊”为“服务精准”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阵地延伸、群体服务、时间错峰三方面破题,让文明实践服务直抵人心。

阵地建优强服务。打造星湖001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推动文明实践从村居向城市商圈延伸,开启“融合共建、开放共享”新图景。串联580星湖益站、暖锋驿站、24小时城市书房等点位,让服务浸满“仪式感”、书房萦绕“书香气”、商铺传递“人情味”。针对3000余户商品房小区居民需求,建成“幸福嘉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构建“五区一道”服务格局、“E路嘉话”数字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阵地,为高密度社区治理注入“科技+共治”新活力。

蓝领赋能谱新篇。聚焦洋蛮河辖区近万名蓝领工人需求,实施“蓝领+”文明实践联盟工程,构建覆盖全生活场景的服务生态。以“蓝领之家”为枢纽,联动12个功能站点,形成“1+N”服务矩阵,创新志愿服务时长兑换机制,构建“服务—反哺”良性循环。打造“15分钟培训服务圈”,覆盖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开展“同居一方土 共绘新文明”“童在吾乡 守望成长”等项目,累计吸引参与者逾2000人次,让蓝领群体在城市找到归属感与文化认同。

夜色文明续温情。创新文明实践“夜模式”,让文明服务在夜幕中延续。推出“书记围聊会”“繁星夜校”“中医养生集市”“夏夜绘星光”等10多项定制化“文明菜单”,投放到夜间人流密集区域,将纳凉时光化作汲取知识、享受文化的“移动课堂”与“精神充电站”。

多元活动聚人气

变“资源分散”为“合力集聚”

整合宣讲、文化、健身等资源,以鲜活形式开展活动,让文明实践阵地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力。

理论宣讲润心田。组建专业宣讲队伍,围绕政策解读、民生热点,以“小故事讲大道理”的方式,走进社区、商圈、企业,让理论知识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文艺之花遍地开。举办“万里千家”惠民演出、“全民开麦·唱享生活”草根秀、市民节拍器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聘请文艺能人开设常春藤艺术学校,开展广场舞、民族乐器、书画培训,让文化脉动与城市精神同频共振。

“苏超”激情燃夏夜。在文旅商圈开放“苏超第二现场”,同步设置健康、防诈知识宣传区,打造“动静相宜”的夜间体验。夜幕下,星湖001广场露天大屏前,足球爱好者摇旗呐喊,欢呼声点燃夏夜,也唤醒了邻里相聚的温馨记忆。

成果落地树样板

变“文明初见”为“新风常驻”

以价值引领、典型培育、移风易俗为抓手,让文明实践成效扎根生长,打造培树新人的示范样板。

志愿微光聚星河。常态化开展“跟着宏燕学雷锋”“情暖回乡路”“点亮微心愿”等活动,用鲜活立体的服务项目提升群众参与度,让志愿服务的微光汇聚成文明星河,绽放在辖区每个角落。

榜样力量引航向。依托好人馆、好人一条街、好人主题公园,组建好人事迹宣讲团,持续讲好“经开好人”故事。深挖张峻榕、顾小玲等身边好人事迹,全年开展宣讲80多场,覆盖3000余人,传递“德者有得 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新风拂乡展新颜。推行“精神嘉许+物质回馈”积分管理制,以积分兑换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依托民间文艺团队创作本土节目巡演,鼓励行政村启用红白喜事礼堂,让文明节俭的新风拂遍乡村,绘就和美乡居新画卷。

下一步,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实效成果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基层治理注入更持久的文明力量。

文明实践做“增量” 幸福感受提“质量”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9-25 字体:[ ]

“爷爷奶奶看镜头,3、2、1……”在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嘉麟社区“幸福嘉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一对金婚夫妇正补拍婚纱照,镜头定格的不仅是银发夫妻的浪漫瞬间,更是社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礼赞。

近年来,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宗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心搭建为民服务载体,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以“聚人气、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精神家园。

阵地深耕暖民心

变“需求模糊”为“服务精准”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阵地延伸、群体服务、时间错峰三方面破题,让文明实践服务直抵人心。

阵地建优强服务。打造星湖001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推动文明实践从村居向城市商圈延伸,开启“融合共建、开放共享”新图景。串联580星湖益站、暖锋驿站、24小时城市书房等点位,让服务浸满“仪式感”、书房萦绕“书香气”、商铺传递“人情味”。针对3000余户商品房小区居民需求,建成“幸福嘉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构建“五区一道”服务格局、“E路嘉话”数字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阵地,为高密度社区治理注入“科技+共治”新活力。

蓝领赋能谱新篇。聚焦洋蛮河辖区近万名蓝领工人需求,实施“蓝领+”文明实践联盟工程,构建覆盖全生活场景的服务生态。以“蓝领之家”为枢纽,联动12个功能站点,形成“1+N”服务矩阵,创新志愿服务时长兑换机制,构建“服务—反哺”良性循环。打造“15分钟培训服务圈”,覆盖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开展“同居一方土 共绘新文明”“童在吾乡 守望成长”等项目,累计吸引参与者逾2000人次,让蓝领群体在城市找到归属感与文化认同。

夜色文明续温情。创新文明实践“夜模式”,让文明服务在夜幕中延续。推出“书记围聊会”“繁星夜校”“中医养生集市”“夏夜绘星光”等10多项定制化“文明菜单”,投放到夜间人流密集区域,将纳凉时光化作汲取知识、享受文化的“移动课堂”与“精神充电站”。

多元活动聚人气

变“资源分散”为“合力集聚”

整合宣讲、文化、健身等资源,以鲜活形式开展活动,让文明实践阵地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力。

理论宣讲润心田。组建专业宣讲队伍,围绕政策解读、民生热点,以“小故事讲大道理”的方式,走进社区、商圈、企业,让理论知识如春雨般浸润人心。

文艺之花遍地开。举办“万里千家”惠民演出、“全民开麦·唱享生活”草根秀、市民节拍器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聘请文艺能人开设常春藤艺术学校,开展广场舞、民族乐器、书画培训,让文化脉动与城市精神同频共振。

“苏超”激情燃夏夜。在文旅商圈开放“苏超第二现场”,同步设置健康、防诈知识宣传区,打造“动静相宜”的夜间体验。夜幕下,星湖001广场露天大屏前,足球爱好者摇旗呐喊,欢呼声点燃夏夜,也唤醒了邻里相聚的温馨记忆。

成果落地树样板

变“文明初见”为“新风常驻”

以价值引领、典型培育、移风易俗为抓手,让文明实践成效扎根生长,打造培树新人的示范样板。

志愿微光聚星河。常态化开展“跟着宏燕学雷锋”“情暖回乡路”“点亮微心愿”等活动,用鲜活立体的服务项目提升群众参与度,让志愿服务的微光汇聚成文明星河,绽放在辖区每个角落。

榜样力量引航向。依托好人馆、好人一条街、好人主题公园,组建好人事迹宣讲团,持续讲好“经开好人”故事。深挖张峻榕、顾小玲等身边好人事迹,全年开展宣讲80多场,覆盖3000余人,传递“德者有得 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新风拂乡展新颜。推行“精神嘉许+物质回馈”积分管理制,以积分兑换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依托民间文艺团队创作本土节目巡演,鼓励行政村启用红白喜事礼堂,让文明节俭的新风拂遍乡村,绘就和美乡居新画卷。

下一步,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实效成果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基层治理注入更持久的文明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