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海安市滨海新区与海安农商银行联合举办“同心同行 镇‘新’力量”政银企座谈会,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会上,海安农商银行向70家企业授信18.66亿元,以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在这场银企共进的生动实践中,江苏雄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大鹏羊业有限公司与海安农商银行携手共进、共同成长的发展故事,成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
金融托举
奏响企业发展“奋进曲”
走进江苏雄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一台台高精度的数控机床高速运转,操作面板上详细记录着进料径、速度、频率等参数。经机械加工的原材料被迅速传输至热处理炉,在精准控温下完成淬火、回火等工艺,赋予产品高硬度、高耐蚀的优异特性。工作人员熟练地将经过加工和热处理的铍铜零部件拼接起来,送至检测台上进行全面检测。最终,成品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机器的轰鸣声、传送带的滑动声、智能系统的提示音相互融合,谱写了一曲高效的自动化乐章。
作为高性能合金铜材料领域的企业,江苏雄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生产铍青铜、铬锆铜等高端材料,年产能超2000吨,产品以高硬度、高耐蚀等特性远销国内外。然而,企业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公司从广东东莞迁至海安滨海新区,面临厂房建设资金缺口,海安农商银行以信用贷款形式提供300万元支持,助其“安家落户”。2023年,随着产能扩张需求迫切,该行再次以项目贷款追加2500万元,推动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2024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回款周期延长等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承压,农商银行迅速响应,发放200万元贷款,并在2025年的政银企会议中将授信额度提升300万元,为企业新项目研发“托底”。
“每一笔贷款都是‘及时雨’。”公司负责人张冲感慨,“从厂房建设到技术升级,农商银行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如今,雄盛新材料2024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订单量持续增长,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不断扩大,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金融赋能
点燃绿色发展新引擎
海安程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作为废弃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新兴力量,始终专注于再生资源销售、回收以及生产性金属回收等业务,以创新模式绘就绿色发展的崭新画卷。
2023年,企业谋定而动,计划在滨海新区新建厂房,然而,资金短缺的难题如同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让项目陷入停滞。关键时刻,海安农商银行主动担当,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实地调研。在综合考量项目的环保效益与市场前景后,银行果断决策,为企业发放1800万元启动资金,助力项目顺利“破土动工”,开启了绿色发展的新征程。2024年,企业发展之路再遇挑战。由于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过大,企业在订单资金周转上陷入困境。海安农商银行再次挺身而出,主动靠前服务。凭借高效的审批流程,仅用一周时间便为企业批下7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稳定运营注入了“强心剂”。
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下,海安程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焕发出勃勃生机,年处理再生资源量大幅提升30%,为区域绿色转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农商银行精准发力、鼎力相助,以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彰显了绿色金融的磅礴力量,保障了废弃再生资源回收这一绿色产业的稳健运行,更生动诠释了绿色金融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精准滴灌
谱写共生共荣新篇章
从高端制造到绿色产业,海安农商银行始终以“伙伴式”服务与企业共同成长。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审批流程、建立“一企一策”机制,该行累计为滨海新区超196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贷款余额突破22.65亿元。
“金融支持不能‘大水漫灌’,而要‘精准滴灌’。”海安农商银行老坝港支行行长许林喜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地方产业特色,深化政银企协同,以更灵活的金融工具、更高效的服务模式,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金融之力架起银企“连心桥”,用实际行动诠释“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