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年供应盒马鲜生预计超1.5万头,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获益——
海门山羊迈入订单农业新阶段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字体:[ ]

霜降过后,天气转凉,羊肉成了不少市民餐桌上的热门食材。作为本地秋冬饮食的传统主角,一碗香味扑鼻的红烧羊肉或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不仅能驱散寒意,更能抚慰人心。

日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门山羊肉在江浙沪等地的盒马鲜生超市上架,年供应量预计超1.5万头,这标志着海门山羊携手盒马鲜生迈入订单农业新阶段。双方搭建起“海门优质供给”与“长三角市场需求”的精准桥梁,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获益的三方共赢。

香飘沪上

拓宽特色农品“辐射面”

每天下午,装载着海门山羊肉的冷链车缓缓从海门区常乐镇的祥荣羊业有限公司驶出,向着上海浦东新区的上海盒马总仓进发。不久后,这批山羊肉便会出现在上海盒马门店的货架上,成为当日鲜食区的主推产品。

“这种带皮的羊腿肉,红烧老好切(吃)哦!”盒马鲜生上海湾店,刘阿姨指着刚买好的海门山羊肉说,前几年她去海门旅游尝过红烧海门山羊肉,一吃就再也忘不了这味道。“肉质鲜嫩,一点膻味也没有,每年秋冬季我们家都会买上不少。”

海门山羊又称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因海门为其中心产区,饲养量多,故称其为海门山羊。海门山羊体形中等偏小,是肉皮毛兼优的地方良种,也是我国唯一生产优质笔料毛的山羊品种。海门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一县一业”肉羊特色产区之一,被誉为全国四只“羊”之一。

今年9月,杭州盒马供应链中心向祥荣羊业有限公司发出合作邀约。专业团队实地考察山羊养殖基地与屠宰加工厂后,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海门山羊正式携手盒马鲜生,借助盒马的数字化供应链,海门山羊从“菜市场批发”转向“新零售直供”,辐射范围从长三角核心城市扩展至周边二三线城市。

“过去我们骑着自行车在上海发名片推销,现在客户主动找上门要货。”回忆起海门山羊的“出村进城”销售之路,祥荣羊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惠忠感慨万千。这名养了近30年山羊的“老羊倌”,与哥哥沈建华共同经营着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海门山羊基地。兄弟俩分工明确:哥哥专注养殖技术,弟弟负责市场开拓。

“以前最愁的就是销路,现在订单农业让我们有了底气。”沈惠忠说,海门山羊虽为地方名片,但以往受限于传统流通模式,品牌影响力难以突破海门地域,盒马的介入则为海门山羊打通了“出圈”通道。“去年,海门山羊首次亮相上海盒马门店试水销售,年售出9000余头山羊,占公司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试水销售的市场反馈获得盒马认可,今年正式合作后,海门山羊供货范围已逐渐扩展至浙江全省、上海、苏锡常等地,旺季日均供货量稳定在200头。“过了立冬就将迎来羊肉的销售高峰期,到时山羊供货量将逐步扩大,公司预计全年总销售量将超过6万头。”

扫码溯源

打造一羊一码“身份证”

“要让消费者主动选择海门山羊,品质始终是核心竞争力。”海门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张海峰一语道破关键。

“盒马对品质的严苛要求,倒逼我们升级产业。”沈惠忠指着标识着产地海门的盒马产品外包装介绍,公司分切的山羊白条肉抵达盒马总仓后,会被进一步加工成盒装产品,贴上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养殖场实景、检测报告。

从养殖环节的环境管控,到屠宰加工的流程规范,再到包装设计的细节优化……盒马团队严控产品品质,专注产品细节,打造“一羊一码”的溯源体系,让海门山羊从“区域地标”跃升为“餐桌名品”。

“进车间先消毒,工装、手套、帽子必须穿戴整齐,这是铁规矩!”祥荣羊业屠宰车间入口,安全员正逐一检查工人防护装备。作为“统一屠宰”的授权企业,这里的每一道流程都对标最高标准:从放血、脱毛到分割,工人全程按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风险。

“不仅仅是祥荣羊业,整个海门养羊企业都把品质放在首位。”张海峰介绍,在海门山羊品质把控方面,他们构建了全链条的保障体系:从海门山羊保种育种环节开始,严格筛选优良品种,确保种源的纯正与优质;养殖过程中,全面推行标准化饲养管理,从饲料配比、养殖环境到日常护理,每一个环节都遵循科学规范;建立了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即通过检验合格证,便能完整查询海门山羊在养殖、屠宰过程中的免疫接种、用药检测、疫病防控等重要信息,真正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从地方名片走向更广阔市场,更需要精准定位,把准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在加工端,祥荣羊业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进一步精准单独分类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上海郊区一带的客户,喜欢阉割过的海门山羊,没膻味;市区里的客户,反而觉得没膻味的羊肉‘没味道’,不像羊肉。为此,我们还会调整屠宰环节,‘定制’个性化供给。”沈建华说。在物流端,为保障“鲜度”与“时效”,公司加速整合冷链资源,完善“从海门基地到长三角餐桌”的配送网络;市场端,借助盒马的消费数据反馈,公司及时调整产品供给结构,开发更贴合都市需求的品类,形成“消费牵引生产、生产优化供给、供给升级消费”的良性循环。

资源共享

提升联农带农“含金量”

“海门山羊皮薄肉糯”“要吃就吃海门山羊,有羊肉味,香”……在上海江杨市场经营多年的沈惠忠发现,标有“海门山羊”的摊位总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这种市场认可的背后,是南通山羊养殖量占全省总量2/3以上的产业优势。据海门区畜牧兽医站站长陆宏辉介绍,全区山羊饲养量近80万头,山羊年总产值超20亿元。海门山羊饲养户超7万户,从业人员近8万人,全区已建成500头以上规模羊场59家,海门山羊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如今,这种优势正通过与盒马等新零售平台的深度合作,焕发出更强劲的市场活力。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养殖户间通过合作社模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沈惠忠介绍,合作社模式催生了创新的“预警式销售”机制:113户合作社成员共享山羊、饲料、兽药等价格信息,精准预测市场供需,实现了“哪里行情好就卖到哪里”的市场优化,更形成了“师父带徒弟”式的传帮带效应——当羊价出现波动时,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会及时提醒同行调整销售策略。

一头山羊,串起了整条产业链。近年来,海门大力扶持建立海门山羊产业协会,形成以东方雁、海扬、祥荣等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山羊协会为纽带、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规模养羊户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拓展养殖规模。同时在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各种新兴营销手段,扩大海门山羊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产业价值和影响力。

在联农带农的道路上,海门还精心构建了多层次的金融保障体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一系列创新保险产品应运而生,如羊只死亡保险、用药保险、价格保险等,有效对冲市场风险。陆宏辉介绍,以羊只死亡保险为例,政府补贴80%,养殖户只需承担20%。理赔时,根据死亡山羊的体重进行赔付,而且基本上一个月之内理赔款就能到账。“这种金融创新举措,显著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让养殖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现在散户少了,规模户多了。”沈建华说,这种转变一方面带动更多农户“发羊财”,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潜在风险:单户养殖规模2000~3000只,从小羊到出栏,饲料、兽药等前期投入就达数百万元,资金回笼困难。面对养殖风险,合作社还通过“保护价收购”机制为养殖户兜底——当市场价低于14元/斤时按保底价收购,高于时则随行就市。“合作社帮忙收购,价格有保障,让大家的信心更足了,干劲也更大了。”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海门与盒马的合作,以订单农业为纽带,串联起山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全链条。张海峰表示,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与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平台的对接,并积极拓展与天恩、大润发、奥乐齐等更多商超的合作,推动海门山羊走出江苏、走向全国,为加快实现海门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

年供应盒马鲜生预计超1.5万头,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获益——
海门山羊迈入订单农业新阶段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31 字体:[ ]

霜降过后,天气转凉,羊肉成了不少市民餐桌上的热门食材。作为本地秋冬饮食的传统主角,一碗香味扑鼻的红烧羊肉或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不仅能驱散寒意,更能抚慰人心。

日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门山羊肉在江浙沪等地的盒马鲜生超市上架,年供应量预计超1.5万头,这标志着海门山羊携手盒马鲜生迈入订单农业新阶段。双方搭建起“海门优质供给”与“长三角市场需求”的精准桥梁,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获益的三方共赢。

香飘沪上

拓宽特色农品“辐射面”

每天下午,装载着海门山羊肉的冷链车缓缓从海门区常乐镇的祥荣羊业有限公司驶出,向着上海浦东新区的上海盒马总仓进发。不久后,这批山羊肉便会出现在上海盒马门店的货架上,成为当日鲜食区的主推产品。

“这种带皮的羊腿肉,红烧老好切(吃)哦!”盒马鲜生上海湾店,刘阿姨指着刚买好的海门山羊肉说,前几年她去海门旅游尝过红烧海门山羊肉,一吃就再也忘不了这味道。“肉质鲜嫩,一点膻味也没有,每年秋冬季我们家都会买上不少。”

海门山羊又称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因海门为其中心产区,饲养量多,故称其为海门山羊。海门山羊体形中等偏小,是肉皮毛兼优的地方良种,也是我国唯一生产优质笔料毛的山羊品种。海门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一县一业”肉羊特色产区之一,被誉为全国四只“羊”之一。

今年9月,杭州盒马供应链中心向祥荣羊业有限公司发出合作邀约。专业团队实地考察山羊养殖基地与屠宰加工厂后,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海门山羊正式携手盒马鲜生,借助盒马的数字化供应链,海门山羊从“菜市场批发”转向“新零售直供”,辐射范围从长三角核心城市扩展至周边二三线城市。

“过去我们骑着自行车在上海发名片推销,现在客户主动找上门要货。”回忆起海门山羊的“出村进城”销售之路,祥荣羊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沈惠忠感慨万千。这名养了近30年山羊的“老羊倌”,与哥哥沈建华共同经营着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海门山羊基地。兄弟俩分工明确:哥哥专注养殖技术,弟弟负责市场开拓。

“以前最愁的就是销路,现在订单农业让我们有了底气。”沈惠忠说,海门山羊虽为地方名片,但以往受限于传统流通模式,品牌影响力难以突破海门地域,盒马的介入则为海门山羊打通了“出圈”通道。“去年,海门山羊首次亮相上海盒马门店试水销售,年售出9000余头山羊,占公司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试水销售的市场反馈获得盒马认可,今年正式合作后,海门山羊供货范围已逐渐扩展至浙江全省、上海、苏锡常等地,旺季日均供货量稳定在200头。“过了立冬就将迎来羊肉的销售高峰期,到时山羊供货量将逐步扩大,公司预计全年总销售量将超过6万头。”

扫码溯源

打造一羊一码“身份证”

“要让消费者主动选择海门山羊,品质始终是核心竞争力。”海门区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兽医师张海峰一语道破关键。

“盒马对品质的严苛要求,倒逼我们升级产业。”沈惠忠指着标识着产地海门的盒马产品外包装介绍,公司分切的山羊白条肉抵达盒马总仓后,会被进一步加工成盒装产品,贴上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养殖场实景、检测报告。

从养殖环节的环境管控,到屠宰加工的流程规范,再到包装设计的细节优化……盒马团队严控产品品质,专注产品细节,打造“一羊一码”的溯源体系,让海门山羊从“区域地标”跃升为“餐桌名品”。

“进车间先消毒,工装、手套、帽子必须穿戴整齐,这是铁规矩!”祥荣羊业屠宰车间入口,安全员正逐一检查工人防护装备。作为“统一屠宰”的授权企业,这里的每一道流程都对标最高标准:从放血、脱毛到分割,工人全程按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风险。

“不仅仅是祥荣羊业,整个海门养羊企业都把品质放在首位。”张海峰介绍,在海门山羊品质把控方面,他们构建了全链条的保障体系:从海门山羊保种育种环节开始,严格筛选优良品种,确保种源的纯正与优质;养殖过程中,全面推行标准化饲养管理,从饲料配比、养殖环境到日常护理,每一个环节都遵循科学规范;建立了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即通过检验合格证,便能完整查询海门山羊在养殖、屠宰过程中的免疫接种、用药检测、疫病防控等重要信息,真正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从地方名片走向更广阔市场,更需要精准定位,把准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在加工端,祥荣羊业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进一步精准单独分类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上海郊区一带的客户,喜欢阉割过的海门山羊,没膻味;市区里的客户,反而觉得没膻味的羊肉‘没味道’,不像羊肉。为此,我们还会调整屠宰环节,‘定制’个性化供给。”沈建华说。在物流端,为保障“鲜度”与“时效”,公司加速整合冷链资源,完善“从海门基地到长三角餐桌”的配送网络;市场端,借助盒马的消费数据反馈,公司及时调整产品供给结构,开发更贴合都市需求的品类,形成“消费牵引生产、生产优化供给、供给升级消费”的良性循环。

资源共享

提升联农带农“含金量”

“海门山羊皮薄肉糯”“要吃就吃海门山羊,有羊肉味,香”……在上海江杨市场经营多年的沈惠忠发现,标有“海门山羊”的摊位总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这种市场认可的背后,是南通山羊养殖量占全省总量2/3以上的产业优势。据海门区畜牧兽医站站长陆宏辉介绍,全区山羊饲养量近80万头,山羊年总产值超20亿元。海门山羊饲养户超7万户,从业人员近8万人,全区已建成500头以上规模羊场59家,海门山羊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如今,这种优势正通过与盒马等新零售平台的深度合作,焕发出更强劲的市场活力。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养殖户间通过合作社模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沈惠忠介绍,合作社模式催生了创新的“预警式销售”机制:113户合作社成员共享山羊、饲料、兽药等价格信息,精准预测市场供需,实现了“哪里行情好就卖到哪里”的市场优化,更形成了“师父带徒弟”式的传帮带效应——当羊价出现波动时,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会及时提醒同行调整销售策略。

一头山羊,串起了整条产业链。近年来,海门大力扶持建立海门山羊产业协会,形成以东方雁、海扬、祥荣等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山羊协会为纽带、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规模养羊户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拓展养殖规模。同时在完善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等各种新兴营销手段,扩大海门山羊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产业价值和影响力。

在联农带农的道路上,海门还精心构建了多层次的金融保障体系,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一系列创新保险产品应运而生,如羊只死亡保险、用药保险、价格保险等,有效对冲市场风险。陆宏辉介绍,以羊只死亡保险为例,政府补贴80%,养殖户只需承担20%。理赔时,根据死亡山羊的体重进行赔付,而且基本上一个月之内理赔款就能到账。“这种金融创新举措,显著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让养殖户们吃下了‘定心丸’。”

“现在散户少了,规模户多了。”沈建华说,这种转变一方面带动更多农户“发羊财”,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潜在风险:单户养殖规模2000~3000只,从小羊到出栏,饲料、兽药等前期投入就达数百万元,资金回笼困难。面对养殖风险,合作社还通过“保护价收购”机制为养殖户兜底——当市场价低于14元/斤时按保底价收购,高于时则随行就市。“合作社帮忙收购,价格有保障,让大家的信心更足了,干劲也更大了。”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海门与盒马的合作,以订单农业为纽带,串联起山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全链条。张海峰表示,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与盒马鲜生等新零售平台的对接,并积极拓展与天恩、大润发、奥乐齐等更多商超的合作,推动海门山羊走出江苏、走向全国,为加快实现海门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