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员推广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海安市行政审批局积极贯彻落实《海安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全员全力全方位,从服务嵌入、场景打造、示范引领、宣传培训、风险防控等方面发力,共同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立足企业群众所需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组织业务骨干开展学习培训,认真研读政策,搭建数币场景,撰写操作流程,模拟实战操作,开展数币场景宣传推广40余场次。组建3个“数币宣辅小组”,有的放矢推广数币创新场景,筛选可能应用数币交易项目、已成交企业或个人,通过面对面宣传、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助力相关企业群众了解数币收付流程和优势,实现交易市场与宣传推广现场“两场联动”,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数字人民币”,以高质量服务做好推广工作。
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为给企业群众带来数币支付新体验、稳妥有序推动数币场景持续创新、应用增量扩面,本着因地制宜、务实管用的原则,主动对接相关区镇、行政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共同探讨解决涉及数币交易业务操作、资金流转等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打通数币交易业务各链条、各环节,为更多领域全面推广数币场景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按照先点后面、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期推广工程评标费、采购专家评审费、收取代理服务费用、收取拍卖佣金等7个小额高频支付场景。第二期实施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产权交易结算、工程款结算等6个大额低频支付场景。
创新应用获得突破
海安市行政审批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聚焦数币基础功能建设、收付环境搭建和应用场景拓展,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先行探路。
从尝试到常用。“用数币支付操作起来并不复杂,整个流程就像网上购物一样便捷。”在海安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使用数币交易已成为一种常态,应用场景稳步扩大,业务操作更加标准规范,应用场景和交易金额不断增加,已经从点到面步入了稳步推进期,涉及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的各项业务。自3月14日全市首个场景首笔数币收付专家评审费操作成功,截至目前,有13个场景可用数币进行交易,完成1198笔共计208286.9972万元数币收付,有效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促进了金融创新与惠企便民服务相融合,打造了普惠金融服务新业态。
从小额到大额。“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安全快捷、操作简单,还能省下跨行转账的手续费,为企业减轻了经济负担。”随着数币试点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特色场景示范效应不断显现,数币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数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也产生了规模效应,实现了从首笔200元小额向单笔43301.025万元大额支付场景的延伸,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全方位推广应用更大金额数币支付提供了成功案例,积累了丰富经验,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应用场景走深走实
海安市行政审批局结合其服务定位和特色,积极推广数币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各个场景,在前延服务市属企业、区镇所属企业过程中推广数币应用场景,对接相关部门“增点扩面”大幅提升数币应用渗透率。
坚持“小切口、大场景”。找准突破口做深做透,取得更大实效,9月份在推广工程、采购合同款结算场景中,市行政审批局上门到市属企业,倡导建设工程合同款支付优先采用数币付款。引导工程总承包单位应用数币支付设备、材料款,以上两个场景就实现652.108万元数币收付,未来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实现多方共赢。在春节前项目支付结算的高峰期,提前组织3个小分队前往各区镇所属企业推广数币支付,力争在限额交易平台实现数币使用频次与使用规模双突破。
推广“专班管、专人盯”。随着年末集中供地高峰的到来,海安市行政审批局组织专班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税务局、金融机构对接,在确保合规、安全、便捷的前提下,构建了数币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场景,相关资金可通过电子税务局系统数币钱包申报缴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操作流程。专人负责土地市场交易结果报告工作,成交后立即与竞得单位联系,主动上门沟通,宣传推广应用数币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事宜。自12月8日海安港发公司首笔数币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起,截至目前,已有7笔数币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业务,支付金额达193505.725万元,实现了数币在海安市涉税领域的应用,标志着海安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币大额收付取得了持续性突破。
下一步,海安市行政审批局将继续创新数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实现数币应用全覆盖,持续创新各项服务举措,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扩大数币使用规模,促进数币使用频次再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