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月31日,中共如东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在县行政中心报告厅召开,如东县各镇(区、街道)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分会场同步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会后,广大基层干部纷纷表示,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代表县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催人奋进,他们将按照全会统一部署,围绕目标任务,立足岗位实际,继续勇挑重担,为“强富美高”新如东现代化建设交出“十四五”高分答卷。
《报告》指出,要向“高”攀升,推动经济质态更加优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分会场党员干部表示,将加快产业升级,持续激发创新活力,点燃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主导产业提质扩量。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将数字化贯穿于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紧扣主导产业智改数转网联,纵深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倪德智说。
《报告》要求,2025年要进一步建强开发园区载体,以国家级园区创建为抓手,推动园区发展提速、质态提优、贡献提高、排名提升。“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从提升经济总量、招引培育优质企业,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洋口镇副镇长季建华表示,2025年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应税销售达45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500亿,推动经济发达镇、全国百强镇排名不断前移。同时用好激励政策,加大招引和培育力度,切实推动市场企业扩量提质,优化产业布局,以新川新材料为示范,推动万洋纵创城项目开工,打造高端润滑油产业集聚基地,确保电子化学品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竣工投产,为高端半导体产业延链、补链。围绕全会精神,苴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苴镇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胡礼豹表示,外农区(苴镇街道)将聚焦“三大突破”上持续发力,一方面提升项目招引精度,持续深耕江浙沪等重点地区,与上海食品协会、焙烤制品标委会等开展合作,围绕现有产业,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另一方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围绕建设刘埠渔港经济区、食品科技产业园、产城融合区、省级农业示范园、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不断提升重大项目承载能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期,《报告》指出,要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农业全产业链招商,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特色农业园区扶持政策,持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辐射带动力。“听了报告,让我大受鼓舞,明确了目标,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苴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苴镇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邵亚飞说,2025年,外农区(苴镇街道)将结合园区特色,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先行村、革命老区建设、宜居宜业示范片、向海发展等政策机遇,积极推进乡村产业先行,同时积极争取壮大扶持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试点村级联营方式,找准项目,做好村级抱团发展的新文章。大豫镇农村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龚燕表示,大豫镇将继续锚定建设农业强镇目标,坚持发展必须是、只能是高质量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西蓝花为代表的乡村特色产业和质优价优的标志性产品,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为大豫镇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做好“三农”贡献。
《报告》指出,要在“农村美”上实现新提升。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态河道打造、农村垃圾收运、厕所革命等重点任务,常态化开展“四清一治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收官战。大豫镇大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表示冯金辉表示,作为一名村书记,将深入贯彻落实此次全委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围绕这一主线,重点对农村道路和河道实施分步治理,计划通过两到三年对全村道路河道治理全覆盖,通过治理扮靓村庄环境,擦亮村民们的幸福生活底色。
《报告》还要求,夯实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推动治理效能得到更大提升。“南渔村接下来要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日常管理,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加强多元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收入。发挥党员队伍在矛盾调解、平安法治、人居环境、文明城市创建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带领好全体村民,让他们主动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来。”洋口镇南渔村党委书记张慧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