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向海图强 海安滨海新区四季度决战正酣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11-12 字体:[ ]

近日,黄海之滨的海安市滨海新区处处涌动着实干奋进的热潮。前三季度工业开票64.75亿元,增幅增量均居二类区镇第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5亿元,序时进度全市第一;10亿元级项目成功落户,地标商业综合体封顶、新能源储能电站当年并网……一串串亮眼数据为全年目标筑牢根基。眼下,滨海新区锚定“十四五”收官总目标,以“四大行动”为支撑,全面打响海洋经济攻坚战,奏响四季度冲刺的激昂乐章。

这份火热的冲刺劲头,既源于新区锚定目标的坚定决心,更离不开对企业发展的精准赋能。为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滨海新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服务码”“亲商助企”大走访等特色举措,从政策扶持到要素保障,从难题破解到需求响应,全方位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注入动力,让辖区企业得以在智能化升级、产能扩张的道路上全速前行,南通亚驰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便是最好的见证。

走进南通亚驰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漆包线自动上下盘、裸线自动搬运、成品自动打包扭转,一系列自动化操作行云流水。“原来100多人才能完成的产能任务,现在30多人就够了,智能化设备帮我们节省了60%至70%的人工。”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孙文指着车间里的同创高速机介绍,这些设备100%配备在线监测视觉系统,能实时检测线圈表面缺陷,搭配环保型油漆和智能化排单系统,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步提升。

作为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导线和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导线的企业,亚驰电气不仅为华为、比亚迪、特斯拉等知名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更规划持续扩产,“一期年产能1万吨,两年后将达到2万吨,为新区工业开票冲刺百亿目标添砖加瓦。”孙文说。

在南通盛立德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1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不锈钢焊管、汽车零配件用管等产品源源不断下线,发往全国建筑、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今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预计12月能突破8000万元,同比增长20%左右。”公司总经理杭伟的话语中透着信心。

为抢抓海外市场机遇,企业正紧锣密鼓建设5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计划12月前完成验收,“海外客户对实验数据要求高,这个中心将按照CNAS标准建设,配备20名专业人员,专门对接检测需求,为明年美国客户验厂做好准备。”此外,盛立德还规划在实验楼旁建设产品展示中心,并逐步将生产线扩充至20条以内,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

两家企业的实干冲刺,正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滨海新区聚焦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大重点,围绕海洋经济、复配产业园、循环经济三大特色产业板块精准发力,成功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新招引10亿元项目1个、人才创业项目3个,认定高成长性科创项目3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碧辉·滨海新天地、新来新能源储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四季度是决战全年目标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拿出‘向海图强’的拼劲,全力冲刺收官!”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阎超在谈及四季度规划时语气坚定。他表示,接下来,滨海新区将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传统企业升级的核心抓手,推动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00亿元、增幅稳定在25%以上,让产业发展更具韧性;同时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服务码”“亲商助企”大走访等特色工作,既要靶向招引16个科创项目充实产业梯队,更要全力保障万马复配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我们要以实打实的举措,推动滨海新区向临海产业百亿新高地不断迈进,为‘十四五’收官交上一份亮眼的答卷。”

向海图强 海安滨海新区四季度决战正酣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11-12 字体:[ ]

近日,黄海之滨的海安市滨海新区处处涌动着实干奋进的热潮。前三季度工业开票64.75亿元,增幅增量均居二类区镇第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5亿元,序时进度全市第一;10亿元级项目成功落户,地标商业综合体封顶、新能源储能电站当年并网……一串串亮眼数据为全年目标筑牢根基。眼下,滨海新区锚定“十四五”收官总目标,以“四大行动”为支撑,全面打响海洋经济攻坚战,奏响四季度冲刺的激昂乐章。

这份火热的冲刺劲头,既源于新区锚定目标的坚定决心,更离不开对企业发展的精准赋能。为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滨海新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服务码”“亲商助企”大走访等特色举措,从政策扶持到要素保障,从难题破解到需求响应,全方位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注入动力,让辖区企业得以在智能化升级、产能扩张的道路上全速前行,南通亚驰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便是最好的见证。

走进南通亚驰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漆包线自动上下盘、裸线自动搬运、成品自动打包扭转,一系列自动化操作行云流水。“原来100多人才能完成的产能任务,现在30多人就够了,智能化设备帮我们节省了60%至70%的人工。”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孙文指着车间里的同创高速机介绍,这些设备100%配备在线监测视觉系统,能实时检测线圈表面缺陷,搭配环保型油漆和智能化排单系统,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步提升。

作为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导线和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导线的企业,亚驰电气不仅为华为、比亚迪、特斯拉等知名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更规划持续扩产,“一期年产能1万吨,两年后将达到2万吨,为新区工业开票冲刺百亿目标添砖加瓦。”孙文说。

在南通盛立德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1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不锈钢焊管、汽车零配件用管等产品源源不断下线,发往全国建筑、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今年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预计12月能突破8000万元,同比增长20%左右。”公司总经理杭伟的话语中透着信心。

为抢抓海外市场机遇,企业正紧锣密鼓建设5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计划12月前完成验收,“海外客户对实验数据要求高,这个中心将按照CNAS标准建设,配备20名专业人员,专门对接检测需求,为明年美国客户验厂做好准备。”此外,盛立德还规划在实验楼旁建设产品展示中心,并逐步将生产线扩充至20条以内,持续扩大市场影响力。

两家企业的实干冲刺,正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滨海新区聚焦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大重点,围绕海洋经济、复配产业园、循环经济三大特色产业板块精准发力,成功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新招引10亿元项目1个、人才创业项目3个,认定高成长性科创项目3个,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碧辉·滨海新天地、新来新能源储能电站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四季度是决战全年目标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拿出‘向海图强’的拼劲,全力冲刺收官!”滨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阎超在谈及四季度规划时语气坚定。他表示,接下来,滨海新区将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传统企业升级的核心抓手,推动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00亿元、增幅稳定在25%以上,让产业发展更具韧性;同时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服务码”“亲商助企”大走访等特色工作,既要靶向招引16个科创项目充实产业梯队,更要全力保障万马复配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我们要以实打实的举措,推动滨海新区向临海产业百亿新高地不断迈进,为‘十四五’收官交上一份亮眼的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