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竞在当“夏” “项”上拔节——启东市二季度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观摩活动侧记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05-06 字体:[ ]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东疆大地上,一个个新开工项目拔节生长,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在这工人忙碌、机器轰鸣的背后,是启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5月5日下午,启东市二季度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观摩活动举行。启东市委书记杨中坚带队,深入8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生产一线,倾听拔节之声,感受澎湃动能,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大抓项目的干劲和热情。启东市领导邵茂华、龚心明等参加活动。

这是一堂比学赶超的“一线课堂”,半天时间,行程满满,收获满满。观摩团成员聚焦海洋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改造等多个领域进行观摩。一路上,项目建设节奏之快、各地拼搏动力之强,让观摩团成员频频点赞,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昂扬斗志、鼓足干劲,全力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为启东市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向海图强 蓝色引擎动力澎湃

“澎湃蓝色动能,打造海洋强市,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在启东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上,启东市再一次明确了“向海图强”的方向与目标。以海聚能、以海强链,启东市精准绘制海洋产业招商图谱,快速推进海洋产业多维向好。

在塔吊林立的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东港区,海力风电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项目内的全球首台(套)3600吨双主梁门式起重机十分抢眼,远远就能看到这个庞然巨物的风采。进入厂区,焊花四溅、生产繁忙的场景更是令人震撼。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手订单已有6亿元。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要生产导管架、升压站、重型单桩,项目一期于去年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今年3月初,海力再投25亿元,在西港区建设二期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吕四打造为海力所有基地中的“旗舰”。

同样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扬子诚康海洋设备项目,由中国目前最大民营企业扬子江船业控股子公司江苏扬子诚康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6.5亿元,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钢结构安装。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1万吨钢管及钢结构等海工装备。“我们之前在长江边生产,启东这边有海岸线,建设了港口,更能满足我们企业生产运输需求。”项目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启东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早日竣工投产。

从江边到海边,从长江经济带到海洋强国战略,启东始终站在发展的风口潮头,紧紧抓牢这波黄金机遇,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在长江入海口的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艘艘“深蓝利器”从这里驶出。作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中远前进的脚步一直未停。去年3月开工建设的中远内业车间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新增钢材预处理线、切割机、行车等主要生产设备若干台(套),目前已实现土建竣工,设备已进场安装调试,正在试生产。

向新而行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

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是启东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企业凭借高素质专家团队及高校联合研发平台,构建了先进完整的海洋生物功能性原料、功能性产品生产体系。”在启东经济开发区生命健康科技园内,总投资10亿元的华藻年产5000吨食品添加剂及3000吨药用辅料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食品级、医用级海藻酸钠3000吨,食品级、医用级羧甲基纤维素钠3500吨,复配食品添加剂1500吨生产线,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产。“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我们正全力推进建设,争取早日投产。”项目负责人信心十足。

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的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设备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新建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实验测试中心、数智化运维中心和“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钢结构安装。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Gwh储能系统,预计年应税销售超50亿元,税收超亿元。

向高攀登 智造铸就一流品质

今年2月开建的墨达思年产2540万套高端自行车配件生产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建至3层,预计5月实现封顶。“我们项目推进十分顺利,要比计划提前2个月封顶,今年就能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我们第一次来启东考察,就被这里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深深吸引,我们希望以后能生产更多高品质产品,从启东这里走向世界。”项目负责人表示。

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整齐划一的德国进口生产设备正在进行生产。“我们投资了1亿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产品将越来越精细,更符合客户的需求。蓝图年产5000万片偏光镜片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改造项目在今年3月完成设备采购,并投入生产。据悉,项目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1.1亿元,税收1000万元。

在津润智能型能量转换器生产基地项目簇新的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在生产中高端轴向柱塞泵。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7亿元,可年产6万台套智能型能量转换器。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3亿元、税收2000万元。“我们企业有一支深度熟悉液压泵技术的专业生产经营团队,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竞在当“夏” “项”上拔节——启东市二季度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观摩活动侧记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05-06 字体:[ ]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东疆大地上,一个个新开工项目拔节生长,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在这工人忙碌、机器轰鸣的背后,是启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5月5日下午,启东市二季度招商引资暨项目建设观摩活动举行。启东市委书记杨中坚带队,深入8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生产一线,倾听拔节之声,感受澎湃动能,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大抓项目的干劲和热情。启东市领导邵茂华、龚心明等参加活动。

这是一堂比学赶超的“一线课堂”,半天时间,行程满满,收获满满。观摩团成员聚焦海洋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改造等多个领域进行观摩。一路上,项目建设节奏之快、各地拼搏动力之强,让观摩团成员频频点赞,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昂扬斗志、鼓足干劲,全力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为启东市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向海图强 蓝色引擎动力澎湃

“澎湃蓝色动能,打造海洋强市,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在启东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上,启东市再一次明确了“向海图强”的方向与目标。以海聚能、以海强链,启东市精准绘制海洋产业招商图谱,快速推进海洋产业多维向好。

在塔吊林立的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东港区,海力风电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项目内的全球首台(套)3600吨双主梁门式起重机十分抢眼,远远就能看到这个庞然巨物的风采。进入厂区,焊花四溅、生产繁忙的场景更是令人震撼。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手订单已有6亿元。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主要生产导管架、升压站、重型单桩,项目一期于去年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今年3月初,海力再投25亿元,在西港区建设二期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数字化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吕四打造为海力所有基地中的“旗舰”。

同样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扬子诚康海洋设备项目,由中国目前最大民营企业扬子江船业控股子公司江苏扬子诚康海洋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6.5亿元,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钢结构安装。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1万吨钢管及钢结构等海工装备。“我们之前在长江边生产,启东这边有海岸线,建设了港口,更能满足我们企业生产运输需求。”项目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启东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早日竣工投产。

从江边到海边,从长江经济带到海洋强国战略,启东始终站在发展的风口潮头,紧紧抓牢这波黄金机遇,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

在长江入海口的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一艘艘“深蓝利器”从这里驶出。作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中远前进的脚步一直未停。去年3月开工建设的中远内业车间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新增钢材预处理线、切割机、行车等主要生产设备若干台(套),目前已实现土建竣工,设备已进场安装调试,正在试生产。

向新而行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

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是启东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我们企业凭借高素质专家团队及高校联合研发平台,构建了先进完整的海洋生物功能性原料、功能性产品生产体系。”在启东经济开发区生命健康科技园内,总投资10亿元的华藻年产5000吨食品添加剂及3000吨药用辅料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项目一期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食品级、医用级海藻酸钠3000吨,食品级、医用级羧甲基纤维素钠3500吨,复配食品添加剂1500吨生产线,项目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产。“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我们正全力推进建设,争取早日投产。”项目负责人信心十足。

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的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设备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新建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实验测试中心、数智化运维中心和“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钢结构安装。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Gwh储能系统,预计年应税销售超50亿元,税收超亿元。

向高攀登 智造铸就一流品质

今年2月开建的墨达思年产2540万套高端自行车配件生产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建至3层,预计5月实现封顶。“我们项目推进十分顺利,要比计划提前2个月封顶,今年就能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我们第一次来启东考察,就被这里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深深吸引,我们希望以后能生产更多高品质产品,从启东这里走向世界。”项目负责人表示。

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整齐划一的德国进口生产设备正在进行生产。“我们投资了1亿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产品将越来越精细,更符合客户的需求。蓝图年产5000万片偏光镜片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改造项目在今年3月完成设备采购,并投入生产。据悉,项目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1.1亿元,税收1000万元。

在津润智能型能量转换器生产基地项目簇新的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在生产中高端轴向柱塞泵。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7亿元,可年产6万台套智能型能量转换器。预计年新增应税销售3亿元、税收2000万元。“我们企业有一支深度熟悉液压泵技术的专业生产经营团队,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