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笼文蛤包用的是东凌港鲜蛤,那笼紫菜包是本地条斑紫菜烤出来的,鲜得很!”10月15日,在南通万顺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负责人周慎国指着刚出炉的包子介绍。如今,这家2023年成立的企业,凭借两款“海味包子”实现月销30万只,而这一切的转折,始于2024年加入“如意东方”区域公用品牌。
如东坐拥86公里海岸线,文蛤被誉为“天下第一鲜”,条斑紫菜更是本地特色。2023年,周慎国与合伙人瞄准“海鲜入包”的新思路,耗时三个月研发:鲜文蛤打碎后与本地土猪肉融合,解决文蛤发老、馅料失味等问题;条斑紫菜经烘干、烘烤提升香气。初期,产品仅在本地小范围推广,因品牌知名度低、竞争激烈,遭遇“东西再好,没名气也卖不动”的尴尬。
2024年,在县供销社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推动下,万顺源成功入选“如意东方”授权企业名录。依托该区域公用品牌的资源整合与推广优势,企业迎来“质变”:一方面,严格遵循品牌对品控、价格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且售价不高于市场价;另一方面,借助品牌渠道亮相大型展会,去年南通“银发大集”单场销量突破3万只,网上订单显著增长。
更关键的是,品牌背书带来了优质合作资源。目前,万顺源已与洋口港龙源酒店、“邵东家”等知名餐饮建立长期供应关系,积累如皋、海安等地固定客户100余家,日产包子提升至5000只,满负荷运作可达10000只。为保证口感,企业放弃自动包子机,组建7到8人专业捏包师傅团队,赢得市场认可。
“‘如意东方’不仅打开了市场,更让‘四禾楼’品牌被更多人知道。”周慎国表示,下一步企业计划扩大产能,对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让如东“海味包子”走进更多场景。据悉,万顺源的成长并非个例,目前如东已有80余家农企加入“如意东方”品牌舰队,通过“抱团发展”推动“地方风味”向“共富名片”转变,书写助农增收的共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