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一份土地喜得两份收益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11-18 字体:[ ]

11月15日上午,启东市名胜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塘口边一派忙碌景象,几名工人正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清塘作业。“塘口清理工作预计近日完成,11月20日左右就能投放虾苗了。”合作社负责人一边查看清塘进度,一边介绍道。

这家扎根王鲍镇黄英、九令两村的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成立之初,便流转了两村650亩土地发展水产养殖,将吕北公路建设留下的取土坑、村民废弃的养鱼塘口以及九令村闲置的苗木基地充分盘活。昔日零散闲置的土地,如今变身成规整的养殖塘,不仅让土地资源焕发新生,更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创业之路从非一帆风顺。前些年,合作社主打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养殖,但受水质调控、养殖技术等因素制约,产量始终不高,养殖利润也较为微薄。即便如此,合作社负责人从未想过放弃:“塘口开起来了,就是一份责任,不能说停就停,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

2018年,合作社开启转型探索,在原有虾类养殖基础上,划出200亩塘口养殖螃蟹,70亩塘口养殖龙虾。为破解技术瓶颈,合作社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派人赴外地优秀养殖场取经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养殖技术;同时通过养殖行业微信群、BOSS直聘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以优厚待遇广纳贤才。功夫不负有心人,合作社成功招揽到两三名有丰富养殖经验的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虽然养殖产量和利润都有了一定提升,但距离预期还有差距,我们招揽人才的大门会一直敞开。”负责人说道。

近两年来,合作社更敢闯敢试,专门开辟5个塘口试养黄鳝、鳜鱼等新品。尽管因技术不成熟,两次试养均以亏本告终,但负责人丝毫没有气馁:“失败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中吸取了不少教训。今年,我们还会投放一定量的黄鳝苗继续摸索,相信总有成功的一天。”

尽管合作社自身经济效益尚在提升阶段,但在带动村民增收方面却毫不含糊。“自己少赚点没关系,绝不能亏了乡亲们。”这是合作社负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目前,合作社已为25名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农忙时节还会临时雇用几十名村民务工。当地村民纷纷称赞:“合作社特别讲诚信,不管赚没赚钱,土地租金和工资都会按时足额发放,从不拖欠,在咱们这儿口碑特别好。”

村民窦振康将家中3亩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能拿到900多元租金,今年75岁的他还在合作社打工,轻松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村民陆祖琴在合作社务工已有4年,谈起现在的工作,她满脸笑容:“以前在家种油菜,忙一年也就挣几千块钱;现在在合作社喂虾喂蟹,一个月就能拿4000多元工资,日子过得踏实又红火!”

一份土地喜得两份收益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11-18 字体:[ ]

11月15日上午,启东市名胜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塘口边一派忙碌景象,几名工人正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清塘作业。“塘口清理工作预计近日完成,11月20日左右就能投放虾苗了。”合作社负责人一边查看清塘进度,一边介绍道。

这家扎根王鲍镇黄英、九令两村的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成立之初,便流转了两村650亩土地发展水产养殖,将吕北公路建设留下的取土坑、村民废弃的养鱼塘口以及九令村闲置的苗木基地充分盘活。昔日零散闲置的土地,如今变身成规整的养殖塘,不仅让土地资源焕发新生,更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创业之路从非一帆风顺。前些年,合作社主打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养殖,但受水质调控、养殖技术等因素制约,产量始终不高,养殖利润也较为微薄。即便如此,合作社负责人从未想过放弃:“塘口开起来了,就是一份责任,不能说停就停,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

2018年,合作社开启转型探索,在原有虾类养殖基础上,划出200亩塘口养殖螃蟹,70亩塘口养殖龙虾。为破解技术瓶颈,合作社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派人赴外地优秀养殖场取经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养殖技术;同时通过养殖行业微信群、BOSS直聘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以优厚待遇广纳贤才。功夫不负有心人,合作社成功招揽到两三名有丰富养殖经验的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虽然养殖产量和利润都有了一定提升,但距离预期还有差距,我们招揽人才的大门会一直敞开。”负责人说道。

近两年来,合作社更敢闯敢试,专门开辟5个塘口试养黄鳝、鳜鱼等新品。尽管因技术不成熟,两次试养均以亏本告终,但负责人丝毫没有气馁:“失败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中吸取了不少教训。今年,我们还会投放一定量的黄鳝苗继续摸索,相信总有成功的一天。”

尽管合作社自身经济效益尚在提升阶段,但在带动村民增收方面却毫不含糊。“自己少赚点没关系,绝不能亏了乡亲们。”这是合作社负责人常挂在嘴边的话。目前,合作社已为25名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农忙时节还会临时雇用几十名村民务工。当地村民纷纷称赞:“合作社特别讲诚信,不管赚没赚钱,土地租金和工资都会按时足额发放,从不拖欠,在咱们这儿口碑特别好。”

村民窦振康将家中3亩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能拿到900多元租金,今年75岁的他还在合作社打工,轻松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益”;村民陆祖琴在合作社务工已有4年,谈起现在的工作,她满脸笑容:“以前在家种油菜,忙一年也就挣几千块钱;现在在合作社喂虾喂蟹,一个月就能拿4000多元工资,日子过得踏实又红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