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少儿国画班线上没抢到,还能电话报名吗?”“我女儿没报上,能否加一个名额?”这两天,启东市文化馆报名处工作人员接到了许多电话和后台留言。7月1日,启东市文化馆2025暑期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堂一开课就受到市民追捧,榫卯、舞蹈、合唱、二胡、古筝、书法、瑜伽等13个公益培训课程刚上线就秒空,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红利。
群众“点菜”,名厨端出文化大餐
7月5日上午,启东市文化馆317教室,严心怡正专心制作花几的棕角榫,画线、定位、切割……这位初中生有条不紊,俨然是个小木匠。一旁,榫卯课程老师施冬冬不时指点一下:“榫头要精确标注,卯眼开凿需零误差。”
施冬冬是寅阳镇远近闻名的手艺人,潜心木刻20多载,作品“火”到北京。为了让传统榫卯技艺传承下去,启东市文化馆专门辟出一间教室,让施冬冬担当“客座教授”,向榫卯爱好者免费传授技艺。
在保留榫卯、书画、古筝等传统课程的基础上,今年启东市文化馆还新增了阿卡贝拉、瑜伽、东方舞等广受年轻人喜欢的艺术门类。让学员在享受艺术乐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市民对文化馆的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我是通过朋友介绍才在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到培训讯息的,就第一时间报名了瑜伽班。让我惊喜的是,培训还是免费的。”瑜伽班学员刘丹丹说,“平时上班总是长时间伏案工作,来这里练瑜伽,让我身心得到了放松。”
启东市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班已持续开办多年。为更贴近老百姓,让更多老百姓能够找到符合他们需求的培训,每期开班前,启东市文化馆都会专门进行调查问卷,挑选老百姓最喜欢的项目开班。最近这期的培训班因为是暑假,所以针对少儿的培训项目多了一些。市民只要关注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就会第一时间收到相关的培训信息。
为把全民艺术普及的大餐烹制得更好,启东市文化馆联合了最好的“厨师”。这些“厨师”,不仅包括市文化馆的文艺骨干,还吸纳了全市文艺专业力量。
近海小学音乐教师张雪松从去年9月开始成为培训班的志愿者,每个星期天到文化馆进行一个半小时的少儿阿卡贝拉声乐教学。声部平衡、节奏统一、音准控制……张雪松以他过硬的专业知识给予耐心指导。榫卯课程老师施冬冬则希望通过培训,让学员逐步掌握基础木工技艺,对基础木工技艺形成系统认识,从而传承启东传统木工技艺。
搭建平台,百姓舞台“好戏”连台
7月4日,启东市文化馆小剧场舞台上,票友身着戏服忙着走台,文化馆指导老师尹一玲正在逐一指导。“参加戏曲表演的都是老戏迷,但舞台经验少。”尹一玲告诉记者,“为了让他们呈现最好的演出水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文化馆派出专人指导、服务这项工作。”
给百姓提供演出舞台,给文艺团队提供排练场所,“百姓自助舞台”已开办了近10年,固定每周五下午安排演出,每年的演出单通过全市各业余文艺团队的主动申报,经过文化馆筛选协调,确定演出时间和演出方案,并通过相关微信平台进行公布。今年上半年,“百姓自助舞台”已进行了20场演出。
除了“百姓自助舞台”,启东市文化馆还有6个排练厅向社会开放。翻开7月2日的预约记录,市广场舞协会、木兰舞蹈队分别预定了排演教室。“每周有16个团队固定在文化馆排练,每年除了除夕和大年初一,排练厅几乎每天都被预订一空,十分火爆。”尹一玲说。
在提供场地和指导的同时,启东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主动走进各群众社团,对团队规模、活动质量等进行详细摸底,引导群众社团积极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演出,打造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展示的交流平台,真正实现“群众舞台,群众演出,演给群众”的目标。
去年,启东市文化馆举办启东首届越剧戏迷票友大赛,吸引全国各地近100多个团队前来参赛。启东市锡剧联谊会演出的《珍珠塔》等剧目,从“百姓自助舞台”演到了上海、苏州等地,广受好评。“阳光曲艺”的快板、独角戏,经常活跃在群众舞台上。今年成立的“沙地小喵”声乐队,在长三角少儿阿卡贝拉音乐比赛中大放异彩,即将参加7月11日在上海进行的决赛。
为了让更多群众零距离体验全民艺术普及带来的文化惠民成果,启东市文化馆还将传统的室内教学“搬”到户外,送教上门,送教下乡。与团市委合作,开办青年夜校,满足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需求;派出沙画、口语老师到市少年宫教学,派出戏曲老师到市老年大学授课。6月26日,市文化馆多名教师分别到合作臣义村、北新小花滧村,进行广场舞教学。
“文化馆是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在这里市民可以学习美、走进美、体验美、提升美,提升美育素养。”启东市文化馆馆长倪晶晶表示,文化馆将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公益美育课堂,促进全民艺术普及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畅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