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海安打造多元化托育模式 让“幼有所育”更普惠更优质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7-02 字体:[ ]

“小朋友们,我们轻轻地把积木叠上去……”近日,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托班内,老师正耐心引导孩子们完成感官游戏。成功叠起积木后,小朋友们兴奋地拍起小手,一旁的家长章潇潇露出欣慰的笑容:“孩子入托半年,不仅学会了分享,还交到了好朋友,每天回家都兴高采烈地分享见闻。”

这样的温馨场景,正是海安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托幼一体化”“社区嵌入式”等创新模式,构建多元化托育体系,让年轻父母实现“家门口放心托育”。

走进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托班,细节之处尽显用心:卫生间的水池、马桶高度仅50厘米,活动室地面全部软包,家具边角圆润光滑。“我们改造了绘本馆,增设独立卧室,配备专业老师。”小班组教研组长丁洁介绍,托育以“保育+早期发展”为核心,课程涵盖语言启蒙、大运动训练等,还通过亲子适应课缓解分离焦虑。目前,幼儿园设置了2个托班,共46名小朋友,逐步实现“保育专业化、服务个性化、管理规范化”,为0—3岁婴幼儿提供安全、科学的成长环境。

这样的精细化服务并非个例。近年来,为解决年轻夫妇托育难题,市教体局统筹盘活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公办园托育服务,不断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一方面,新建的4所幼儿园同步配套托班;另一方面,对已有幼儿园进行提档升级改造。2024年,全市已实现“每个区镇不少于1家公办幼儿园开设‘托幼一体化’服务”的目标。今年,34所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768名。

“接下来,我们将支持更多公办幼儿园开展托育工作,加强师资培训,规范园所管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树群说。

除了公办托育机构外,社会托育力量同样是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华托育如意园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孩子们正围着老师欢快地诵读二十四节气歌。这家2022年投入运营的托育机构,凭借优质的照护服务赢得了家长们的信赖,已从最初的一个班级逐步发展到现在的4个班级规模,现有84名小朋友,配备了18名专业教师。

作为“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该园创新性地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设计课程和活动。“我们通过节气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自然的变化与传统文化魅力。”执行园长黄燕介绍,“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并与社区合作举办育儿讲座,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深受孩子们喜爱,3岁的于汀艺小朋友说:“我很喜欢这里,每天都玩得很开心。”

近年来,海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对普惠托育服务的新期待。自2019年起,市政府连续五年将“普惠托育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创新社区托育服务模式、发放托育免费体验券、深化医育结合等系列举措,构建起多层次、高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下,全市托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婴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推进下,海安市普惠托育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海安市已建成国家发改委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单位1家、省级示范托育机构2家、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1家,普惠托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海安市荣获“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据统计,海安市现有托育服务机构67家,提供托位数4008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6个,超过国家“十四五”规划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并将“幼有所育”纳入民生重点。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金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优化供给、完善政策、提升质量’三大方向持续发力,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群众托育成本,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切实为群众提供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的普惠托育服务。”

海安打造多元化托育模式 让“幼有所育”更普惠更优质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7-02 字体:[ ]

“小朋友们,我们轻轻地把积木叠上去……”近日,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托班内,老师正耐心引导孩子们完成感官游戏。成功叠起积木后,小朋友们兴奋地拍起小手,一旁的家长章潇潇露出欣慰的笑容:“孩子入托半年,不仅学会了分享,还交到了好朋友,每天回家都兴高采烈地分享见闻。”

这样的温馨场景,正是海安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托幼一体化”“社区嵌入式”等创新模式,构建多元化托育体系,让年轻父母实现“家门口放心托育”。

走进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托班,细节之处尽显用心:卫生间的水池、马桶高度仅50厘米,活动室地面全部软包,家具边角圆润光滑。“我们改造了绘本馆,增设独立卧室,配备专业老师。”小班组教研组长丁洁介绍,托育以“保育+早期发展”为核心,课程涵盖语言启蒙、大运动训练等,还通过亲子适应课缓解分离焦虑。目前,幼儿园设置了2个托班,共46名小朋友,逐步实现“保育专业化、服务个性化、管理规范化”,为0—3岁婴幼儿提供安全、科学的成长环境。

这样的精细化服务并非个例。近年来,为解决年轻夫妇托育难题,市教体局统筹盘活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公办园托育服务,不断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一方面,新建的4所幼儿园同步配套托班;另一方面,对已有幼儿园进行提档升级改造。2024年,全市已实现“每个区镇不少于1家公办幼儿园开设‘托幼一体化’服务”的目标。今年,34所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768名。

“接下来,我们将支持更多公办幼儿园开展托育工作,加强师资培训,规范园所管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树群说。

除了公办托育机构外,社会托育力量同样是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华托育如意园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孩子们正围着老师欢快地诵读二十四节气歌。这家2022年投入运营的托育机构,凭借优质的照护服务赢得了家长们的信赖,已从最初的一个班级逐步发展到现在的4个班级规模,现有84名小朋友,配备了18名专业教师。

作为“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该园创新性地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设计课程和活动。“我们通过节气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自然的变化与传统文化魅力。”执行园长黄燕介绍,“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并与社区合作举办育儿讲座,构建家园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深受孩子们喜爱,3岁的于汀艺小朋友说:“我很喜欢这里,每天都玩得很开心。”

近年来,海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对普惠托育服务的新期待。自2019年起,市政府连续五年将“普惠托育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创新社区托育服务模式、发放托育免费体验券、深化医育结合等系列举措,构建起多层次、高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下,全市托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婴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筹推进下,海安市普惠托育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海安市已建成国家发改委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单位1家、省级示范托育机构2家、省级社区托育示范点1家,普惠托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海安市荣获“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据统计,海安市现有托育服务机构67家,提供托位数4008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6个,超过国家“十四五”规划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并将“幼有所育”纳入民生重点。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金祥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优化供给、完善政策、提升质量’三大方向持续发力,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群众托育成本,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切实为群众提供托得到、托得起、托得好的普惠托育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