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5日上午,寅阳镇禾润家庭农场千亩稻田里,农场主陈征宇面对刚刚完成机插的连片稻田,感慨万千:“多亏了机械化,农场1500多亩稻、麦、豆,一个月内实现收、种、烘。”
依托现代农机,辅以科学栽培和精细管理,实现“一种就管”,禾润家庭农场连年斩获南通市、启东市稻麦丰产竞赛一二等奖。“全市1100多个粮油种植大户,无不依靠机械化实现稳产高产、颗粒归仓。”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自豪地介绍,“农机发力,威力无穷。短短30多天里,全市农村不仅顺利收割近23万亩小麦、油菜,将10万余吨麦粒、菜籽全部烘干,还快速完成8万亩水稻、15万亩大豆的机播。这样的速度与效率,放在10年前简直难以想象。”
“三夏”收官后,行走在启东市农村,不少种田大户门前,刚褪去泥土的高大拖拉机及配套农机格外惹眼。据启东市农业农村局数据,自2017年创建“江苏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以来,全市小麦、水稻、大豆三类主要大宗粮油作物的规模化生产比例从10年前的不足60%,跃升至如今的超95%,其中稻、麦实现100%规模化生产;种植面积从不足30万亩扩至45万亩;平均单产持续攀升,小麦从“七百斤”、水稻徘徊“六七百斤”,分别提升至小麦超900斤、水稻突破1000斤;总产从26万余吨增长到2024年的33万多吨。即便今年夏收遭遇严重春旱,全市小麦平均单产仍再破900斤大关。
粮油丰收的背后,强大的农机力量功不可没。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龚飙一一细数:“目前全市拥有各式耕作类大中型农机3000多台(套),农机总功率达63.8万千瓦;配备大型粮食烘干设备288台(套)、无人机与植保机1000余台(套),以及超5000件各式配套作业设备,其中近2年新增装备占比超四成。”他比划着说,15年前,这些农机在农村还属稀罕物,如今主体农机总量较10年前已翻了两番。
在启东市农村,人工播种、镰刀收割、肩挑手捆、露天晾晒等延续数代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农业模式,因现代农机的全面应用已成历史。陆健表示,这些年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全市始终将国家“保粮稳油”战略融入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在种植结构、耕作模式、产出效益上实现历史性变革。
据了解,在大宗粮豆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动下,启东市农业规模生产用工减少90%、成本下降超60%、产量提升超30%、效益增长40%。2024年,全市连片农田流转率超九成,农户土地租金总收入突破5亿元,集体收入增加4000多万元,乡亲们就业增收9000多万元,成功跻身全省“粮食强市”和“稻麦输出重点县(市)”,实现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