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用心更兼暖意 海安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5-21 字体:[ ]

“这里十足的政策支持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来海安落户的关键因素。”在日前举行的南通市2025年“江海英才”引进专项(产业类)答辩评审会上,西南交通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申诗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超面对评审专家“为何选择落户海安”的现场提问,由衷道出心声。作为新引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在白甸镇政府的帮助下,李世超不仅挑选到了合适的厂房,还获得200万元项目资助,真切感受到海安重视人才、厚爱人才的氛围。

近年来,海安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海安英才”计划,全力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相互补强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广栽“梧桐树”

倾心引才汇智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2010年以来,海安的人才引进激励和扶持政策持续迭代升级,将“人才新政40条”优化提升到“人才强市30条”,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兑现速度更快,人才项目支持、人才综合津贴、人才子女入学等一批爱才敬才举措迅速落实,初步构建了“1+N”人才政策体系。近三年,全市累计发放人才政策兑现资金超1.2亿元,惠及5800余人次。

高层次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海安聚焦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新能源等“两高三新”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题,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行业领军人才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着力引进能够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促进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近三年,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42人,省“双创人才”46人、省“双创团队”3个,天楹集团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入选江苏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专项行动。

搭建“凤凰台”

精心育才用才

人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海安持续加强人才创新载体建设,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布局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5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9家。

始终坚持“给平台、给舞台”,优化调整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政策、增设开题项目资助,为博士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有力平台和支撑。2024年,6位在站博士后获批6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项目,其中何艳芳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金30万元。

着力优化人才“供给侧”,精准匹配产业“需求侧”。聚焦十条优势产业链,遴选出一批具有成长为国家级人才、省“333工程”培养人才、江海英才等潜力的培养对象,加快领军型、复合型、紧缺型人才培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南通理工学院、海安中专等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输送一批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融合,让各类人才在海安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

营造“栖息地” 悉心爱才留才

对新引进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对企业全职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资助;安排事业编制,支持产业研究院(中心、所)、民办学校、社会办医院招引高层次专业人才……以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生态为目标,海安从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平台建设、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发力,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爱才留才,让各类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聚焦人才普遍关注的生活津贴、住房保障等“关键小事”,海安强化“线上申报+线下窗口”服务保障,开发上线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生活津贴、购房补贴、落户补助等人才政策兑现线上申报、后台审批。针对单身青年人才住房需求,优化人才公寓功能性配套,探索推进存量住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举措,推出乐家青年人才公寓,为青年人才安居提供全周期住房保障。目前,公寓已出租106套,150余名青年人才在此安居乐业。

用心更兼暖意 海安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来源:海安市 发布时间:2025-05-21 字体:[ ]

“这里十足的政策支持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我们来海安落户的关键因素。”在日前举行的南通市2025年“江海英才”引进专项(产业类)答辩评审会上,西南交通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申诗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超面对评审专家“为何选择落户海安”的现场提问,由衷道出心声。作为新引进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在白甸镇政府的帮助下,李世超不仅挑选到了合适的厂房,还获得200万元项目资助,真切感受到海安重视人才、厚爱人才的氛围。

近年来,海安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海安英才”计划,全力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相互补强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广栽“梧桐树”

倾心引才汇智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2010年以来,海安的人才引进激励和扶持政策持续迭代升级,将“人才新政40条”优化提升到“人才强市30条”,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支持力度更大、兑现速度更快,人才项目支持、人才综合津贴、人才子女入学等一批爱才敬才举措迅速落实,初步构建了“1+N”人才政策体系。近三年,全市累计发放人才政策兑现资金超1.2亿元,惠及5800余人次。

高层次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海安聚焦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新能源等“两高三新”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题,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行业领军人才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着力引进能够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促进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近三年,累计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42人,省“双创人才”46人、省“双创团队”3个,天楹集团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入选江苏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专项行动。

搭建“凤凰台”

精心育才用才

人尽其才,则百事俱举。海安持续加强人才创新载体建设,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布局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5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9家。

始终坚持“给平台、给舞台”,优化调整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政策、增设开题项目资助,为博士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有力平台和支撑。2024年,6位在站博士后获批6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项目,其中何艳芳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金30万元。

着力优化人才“供给侧”,精准匹配产业“需求侧”。聚焦十条优势产业链,遴选出一批具有成长为国家级人才、省“333工程”培养人才、江海英才等潜力的培养对象,加快领军型、复合型、紧缺型人才培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南通理工学院、海安中专等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套餐制”培训,输送一批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融合,让各类人才在海安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

营造“栖息地” 悉心爱才留才

对新引进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对企业全职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资助;安排事业编制,支持产业研究院(中心、所)、民办学校、社会办医院招引高层次专业人才……以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生态为目标,海安从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平台建设、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发力,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爱才留才,让各类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聚焦人才普遍关注的生活津贴、住房保障等“关键小事”,海安强化“线上申报+线下窗口”服务保障,开发上线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生活津贴、购房补贴、落户补助等人才政策兑现线上申报、后台审批。针对单身青年人才住房需求,优化人才公寓功能性配套,探索推进存量住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举措,推出乐家青年人才公寓,为青年人才安居提供全周期住房保障。目前,公寓已出租106套,150余名青年人才在此安居乐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