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从海门区人大常委会传出消息,海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一年多来,已高质量完成了11部国家法律草案的立法征询工作,收集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1502条,其中有23条意见建议被国家最高立法机构采纳。立法这样“高大上”的事情,现在普通市民都可以参与。笔者不禁为海门这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叫好,为“普通市民人人都可以参与立法”拍案欢呼。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公民的行为规范。有了它的保护,我们才能安居乐业。要使法律更好发挥作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立法尤为重要。立法,就要在“问专家”的同时,也要“问百姓”,要更广泛地听民意、聚民智。过去,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普通百姓有一些参与的权利和渠道,但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如今,“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从制度上给予了一个十分明确的保障。百姓参与立法,这是每个公民都有的权利,这是公民政治地位的体现。而且,“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更体现了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立法听取民意的高度重视,这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的生动实践。
海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54家联系点中的一个,江苏只有两家。联系点虽小,但彰显了民主大理念。建立后,海门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谋划、系统推进,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制度保障;同时,加强立法参与机制建设,不断畅通民意渠道,让“百姓人人参与立法”成为各个采集点的一项常态化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如今,基层群众原汁原味表达的民意不断上传。自己的意见建议被采纳,很多百姓十分感慨。“没想到自己的意见建议会被采纳,十分荣幸。”“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百姓意见建议的重视程度让我们很感动。”“我们感受到了被重视、被尊重,法律出台后我们也一定是最好的贯彻者、落实者。”
让法律法规真正接地气、可操作、有实效,海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起了上接最高立法机构、下接基层百姓的“直通车”,让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而且,不只在海门、在南通,联系点的意见建议征询范围还辐射到了上海崇明和江苏盐城、扬州等地,并扩大到河海大学法学院等院校。在这一过程中,各地群众不断深度参与,公民的政治素养加速成长,也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国家法律法规出台的质量。海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年多的实践,彰显了这一基层“立法直通车”的重大意义和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信未来,通过更多的广纳民意、广聚民智,海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会有更多的好点子、金点子被最高立法机构采纳,更多的“海门智慧”在国家立法进程中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