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豚所含的河豚毒素是很好的生物中枢神经阻断剂,可应用于戒毒、镇痛、麻醉、治癌等方面。”昨天,2021国际河豚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中国海安河豚节正式拉开帷幕,数千名领导、专家、文化名人、客商、游客齐聚海安,以河豚之名,共赴一场文旅饕餮盛宴。
河豚的鲜名自古远扬,却因其带着“毒物”的枷锁被食客们拒之门外。但在海安,一块“中国河豚之乡”的牌匾,为这些在江海之间飘摇了几千载的鱼儿,找到了家乡。江苏中洋集团从1993年开始,专注于河豚毒素的解毒、控毒,经过近30年的发展壮大,在国内、国际上首先攻破这一技术难关。2002年,中洋集团培育的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通过国家级鉴定,可以食用。至此,“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渐成历史。
据悉,本届河豚节以“共享河豚文化,寻味精美海安”为主题,在为期38天的节庆期间,围绕河豚文化、乡村振兴、旅游经济、文化产业等方面,开展国际河豚文化高峰论坛、河豚创新烹饪大赛、河豚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长三角融媒主播海安打卡行等系列活动,持续擦亮“中国河豚之乡”的金色名片,打造海安城市文化旅游标签。
“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科研开发、鱼苗繁殖、生态化养殖、鱼类加工、微生物制剂、鱼类生物工程、物流配送、多元营销、餐饮体验、旅游观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一语道破了中洋河豚发展的全新方向。
迄今为止,海安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河豚节,“品河豚、住金砖、游海安、逛周边”已经成为海安旅游的金字招牌。海安也以“河豚”为名,用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品牌迈出了自信的国际步伐。
“河豚文化”仅是海安特色旅游品牌之一。近年来,海安还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将乡村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全力打造“苏中旅游集散地”。围绕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海安重点打造三大特色片区,即“滨海休闲”的南黄海休闲度假区、“农旅结合”的西南高沙土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区和“水韵风情”的里下河水乡旅游区。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七届海安乡村旅游节。
“随着盐通高铁、沪苏通铁路、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正式开通运营,海安正全面融入沿海高速铁路大动脉,与长三角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日益拉近,文化旅游交流互动更加频繁、便捷。”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表示,海安将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旅游发展大格局,以青墩遗址挖掘研究为抓手,将大量处于原始资源状态的文化遗产“唤醒”,打造成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产品。通过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出地方风味菜肴、建设文化主题酒店、提供特色交通服务、打造精品演艺活动,推动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旅游各个环节,让旅游变得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