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建成21处共享辅具空间,一次借出至少可免费使用30天——
如东实现辅具共享“全域通”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3 字体:[ ]

8月的如东,烈日炎炎,却难掩人间温情的涓涓流淌。

近日,家住大豫镇的陈卫兵带着腿脚不便的母亲来到如东县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因停车场距离门诊楼有一段距离,正当陈卫兵为如何带着母亲前往门诊楼而一筹莫展之际,停车场一旁的“共享辅具空间”吸引了他的目光。扫码、选择器具,几分钟之后,陈卫兵的母亲就坐上了轮椅,“正发愁怎么带老人家去门诊楼检查,刚好就看到这里有个租借轮椅的地方。”陈卫兵庆幸地说。

据了解,为满足行动不便的居民临时性辅具需求,2023年以来,如东县残联先后在各镇(区、街道)建设共享辅具空间。眼下,今年新建的5处共享辅具空间已全部投入使用。至此,如东已建成21处共享辅具空间,实现全县所有镇(区、街道)全覆盖。

陈卫兵所使用的如东县人民医院“共享辅具空间”便是今年新设的一处辅具共享点,“24小时全天开放”“任何时间、随借随还”“2分钟学会操作”……辅具共享点的玻璃门上,一连串的温馨提示格外醒目。经过感应门进入小屋,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轮椅、助行器、腋拐、手杖、坐厕椅等辅具,墙面上则有着详细的租借和归还操作指南,让人一目了然。

陈卫兵告诉记者,他根据操作指示,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了辅具柱桩上的二维码,之后按照小程序步骤提示,输入手机号登录,完成实名验证、信用免押金等操作后,辅具当即弹出,整个过程耗时不到两分钟。“整个操作特别方便,跟借充电宝一样简单。”陈卫兵连连称赞。

据悉,覆盖全域的21处共享辅具空间均本着“共享”的原则,凡是有需要的居民均可免费借用,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即可。“辅具共享点24小时对外开放,服务对象不局限于残疾人,有短期辅具使用需求的市民均可租借,一次借出至少可免费使用30天。”如东县残联副理事长张可介绍,在规定期限内,到任意一个辅具共享点扫码归还,押金便可全额退还,到期归还后可重复租借,没有次数限制。

“我父亲刚做了手术,需要一张护理床,听说这里可以借,我就来看看。”在双甸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辅助器具租赁点,这里共陈列了轮椅、助行器、腋拐、手杖、四脚手杖等八种辅助器具,这也是今年刚完成改造提升的共享辅具点。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辅具共享点发挥出最大效能,在前期选址上,如东县残联征集了各镇(区、街道)的建议,首先考虑人流量大、交通便利且较为醒目的位置,确保有需求的群众都能享受到这项便捷服务,并且以租代购,大大减轻了需求者的经济负担。“这种便民服务非常好,原本我们买一张护理床要一两千块钱,以后不用了放在家里既占地方又浪费。”双甸镇居民缪春兰赞不绝口。

此外,为了让群众用得安心、放心,共享辅助空间内的辅具除了每月有专门人员进行两次深度保洁外,每年还要接受两次大巡查,由如东县残联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测、调试,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对所有共享辅助空间进行后台监控管理,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各站点辅具使用及系统运行情况。有故障的我们会第一时间协调专业人士进行维修,确保所有辅具可以安全、卫生地使用。”如东县残联康复科工作人员陆海霞介绍。

近年来,如东县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对残疾人辅具基本配置给予费用减免,从2023年在城区试点首批6处共享辅具空间,到2024年陆续向镇区扩面10处共享辅具点,到今年实现所有镇(区、街道)全覆盖,两年多来已累计服务7573人次。“未来,我们还将紧扣特殊群体实际需求,不断探索辅具适配服务模式,通过这些惠残政策的实施,帮助残疾人提高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东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桑爱梅说。

建成21处共享辅具空间,一次借出至少可免费使用30天——
如东实现辅具共享“全域通”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3 字体:[ ]

8月的如东,烈日炎炎,却难掩人间温情的涓涓流淌。

近日,家住大豫镇的陈卫兵带着腿脚不便的母亲来到如东县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因停车场距离门诊楼有一段距离,正当陈卫兵为如何带着母亲前往门诊楼而一筹莫展之际,停车场一旁的“共享辅具空间”吸引了他的目光。扫码、选择器具,几分钟之后,陈卫兵的母亲就坐上了轮椅,“正发愁怎么带老人家去门诊楼检查,刚好就看到这里有个租借轮椅的地方。”陈卫兵庆幸地说。

据了解,为满足行动不便的居民临时性辅具需求,2023年以来,如东县残联先后在各镇(区、街道)建设共享辅具空间。眼下,今年新建的5处共享辅具空间已全部投入使用。至此,如东已建成21处共享辅具空间,实现全县所有镇(区、街道)全覆盖。

陈卫兵所使用的如东县人民医院“共享辅具空间”便是今年新设的一处辅具共享点,“24小时全天开放”“任何时间、随借随还”“2分钟学会操作”……辅具共享点的玻璃门上,一连串的温馨提示格外醒目。经过感应门进入小屋,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轮椅、助行器、腋拐、手杖、坐厕椅等辅具,墙面上则有着详细的租借和归还操作指南,让人一目了然。

陈卫兵告诉记者,他根据操作指示,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了辅具柱桩上的二维码,之后按照小程序步骤提示,输入手机号登录,完成实名验证、信用免押金等操作后,辅具当即弹出,整个过程耗时不到两分钟。“整个操作特别方便,跟借充电宝一样简单。”陈卫兵连连称赞。

据悉,覆盖全域的21处共享辅具空间均本着“共享”的原则,凡是有需要的居民均可免费借用,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即可。“辅具共享点24小时对外开放,服务对象不局限于残疾人,有短期辅具使用需求的市民均可租借,一次借出至少可免费使用30天。”如东县残联副理事长张可介绍,在规定期限内,到任意一个辅具共享点扫码归还,押金便可全额退还,到期归还后可重复租借,没有次数限制。

“我父亲刚做了手术,需要一张护理床,听说这里可以借,我就来看看。”在双甸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辅助器具租赁点,这里共陈列了轮椅、助行器、腋拐、手杖、四脚手杖等八种辅助器具,这也是今年刚完成改造提升的共享辅具点。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辅具共享点发挥出最大效能,在前期选址上,如东县残联征集了各镇(区、街道)的建议,首先考虑人流量大、交通便利且较为醒目的位置,确保有需求的群众都能享受到这项便捷服务,并且以租代购,大大减轻了需求者的经济负担。“这种便民服务非常好,原本我们买一张护理床要一两千块钱,以后不用了放在家里既占地方又浪费。”双甸镇居民缪春兰赞不绝口。

此外,为了让群众用得安心、放心,共享辅助空间内的辅具除了每月有专门人员进行两次深度保洁外,每年还要接受两次大巡查,由如东县残联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测、调试,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对所有共享辅助空间进行后台监控管理,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各站点辅具使用及系统运行情况。有故障的我们会第一时间协调专业人士进行维修,确保所有辅具可以安全、卫生地使用。”如东县残联康复科工作人员陆海霞介绍。

近年来,如东县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对残疾人辅具基本配置给予费用减免,从2023年在城区试点首批6处共享辅具空间,到2024年陆续向镇区扩面10处共享辅具点,到今年实现所有镇(区、街道)全覆盖,两年多来已累计服务7573人次。“未来,我们还将紧扣特殊群体实际需求,不断探索辅具适配服务模式,通过这些惠残政策的实施,帮助残疾人提高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东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桑爱梅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