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艺扎根人民,杂技激荡人心。连日来,由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主办的杂技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走进了丰利镇各村居,为辖区内的村民们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据了解,该活动为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构建覆盖全域、供给多元、服务精准的文化惠民“供应链”,进一步呼应、服务、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9月11日下午,在丰利镇兴南村,演出还未开始,大家就早早的来到现场“抢占”最佳观赏位置。下午四时,演出在欢快轻松的杂技《空竹》中拉开帷幕。舞台上,演员们身穿亮丽服饰,手中的彩色空竹仿若灵动的飞鸟,在身前上下翩跹,相互传递,令人目不暇接。随后,杂技《踢碗》、魔术等接连上演。台上,花坛如灵动飞盘,弹球似欢快精灵,蹬鼓若翩翩彩蝶,引得台下掌声连连,更有小朋友惊呼:“太好玩了,我眼睛都不敢眨!”
如东杂技是南通十二文化品牌之一,也是南通重要的外宣文化品牌之一。近年来,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先后获得国际级奖项21个、国家级奖项25个、省级奖项21个,承办(接)3次国家级活动(项目),2人入选文旅部“新时代魔术领军人才”,50余次代表国家和江苏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2018至2024年连续七年受到中国杂技家协会表彰,2021年被省文旅厅评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2023年评定为江苏省一级院团。2022年,两个魔术节目代表中国参加第28届国际魔术联盟(FISM)世界魔术冠军杯大赛,分获舞台综合魔术类亚、季军,并夺得最佳原创作品奖和舞台魔术作品发明奖,实现中国魔术历史性突破。2024年原创杂技剧《寻梦出海记-大海小海》9月首演,获评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扶持项目,并获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扶持。近年来,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将杂技艺术送到千家万户。2010年以来共送戏2000余场次,覆盖如东所有村镇,服务人次达60余万,满意度达98%。
“文艺创作方法有千百条,但是最关键的办法是要扎根人民,今天能把我们的杂技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我们的创作导向是艺术来自人民、扎根生活、服务群众,希望我们的杂技艺术能给老百姓带来精神的享受和文化体验。”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演出部副主任张亚林介绍,为了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的业余生活,近年来,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组建了两支杂技小分队,同时进行“送戏下乡”演出,覆盖全县各乡镇。第一支小分队是杂技魔术专场队,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进入如东县各乡镇,主要表演节目有单手顶、地圈、力量、手技、魔术等,此次送戏下乡节目中还增加了小魔术互动环节,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提升了惠民演出的活动质量。第二支小分队是儿童剧专场队。为了丰富“送戏下乡”的形式,如东县少年杂技团(南通市少年杂技团)创排了一部儿童剧《不莱梅的四个音乐家》,该剧根据《格林童话》改编,讲述驴子、猎狗、猫和公鸡四个被主人遗弃的动物不畏艰险,在去不莱梅的路上,它们打败了强盗,然后遇到了熊猫朋友,接受了熊猫朋友的邀请,来到中国演出,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不莱梅的四个音乐家》融合杂技、音乐、舞蹈、演唱等多种艺术元素,并且寓教于乐,融入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根据剧情发展,剧中将绳技、手技、晃管等杂技技巧与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相结合,全剧风格轻松、明快、诙谐。该剧适合儿童及老人观看,儿童剧专场队主要进入学校、养老院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