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农产品出村进城闯市场 启东市供销总社助农展销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10-11 字体:[ ]

近日,以“党建引领聚合力·暖心助农促振兴”为主题的金秋好物供享集助农展销活动举办。活动在启东市委组织部的牵头下,启东市供销总社充分发挥流通体系优势,搭建资源对接和服务保障平台,精选来自9个乡镇、19个行政村的72种特色产品参展。现场展品涵盖芋艿、小娘蟹、艾草香膏、桑葚酒等优质农副产品,也有丰利村虎头鞋等非遗手工艺品。

今年以来,启东市供销总社坚守“为农、务农、姓农”初心使命,整合系统优势,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网络,助力“小农生产”对接“大市场”,享有“大资源”。

联农带农——赋能产业振兴

东海镇东海镇村第一书记冒玉婷带上该村的特产——一家经营了37年的榨油坊榨的菜籽油,也参加了此次的金秋好物供享集活动。香味浓郁的菜籽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就在此前的6月底,该村的菜籽油还“亮相”了2025启东啤酒音乐嘉年华活动。“酒香也怕巷子深。市供销总社在大型活动和赛事中设置的特色展销专区,让我们村的产品走出深闺,集中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品尝、购买,以此带动村特色产业发展。”冒玉婷说。

“创新展销融合模式,提升产品价值。”启东市供销总社副主任朱海慧介绍,近年来,启东市供销总社与多个镇村及相关单位结对共建,高频次开展各类展销活动,并在农产品展销中融入非遗元素、法治文化等,结合大型赛事、活动,打造集鉴赏、互动、购买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提升农产品文化内涵与附加值。

今年5月,在南阳镇安平村挂牌打造“艾平小调”村级艾草优质种植基地,推动助销产品矩阵由应季花束延伸至艾草衍生加工品,实现从季节性销售向长期助销转变,形成“支部搭台、村集体统筹、农户参与”的稳定助农机制。“通过加工艾草衍生品如艾草锤、艾草饼、艾草膏方等,使我们村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安平村党总支书记孙丹丹说。

作为服务“三农”、联结城乡的重要桥梁纽带,启东市供销总社始终致力于让农产品“出村进城”,真正对接市场。

今年8月初,启东市供销总社与吕四港镇范龙村正式签订为期3年的农产品线下销售联盟合作协议。双方围绕资源整合、品牌打造、数据共享等重点领域深化协作,整合特色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助力范龙黄桃产销对接。在今年的黄桃销售中,供销总社成功助力范龙村80万斤黄桃售罄,显著提升了范龙村黄桃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坚实支撑。

区域对接——拓展外销市场

这几天启东恒富隆冷冻食品公司正加紧收购、加工青毛豆,以保证月底前至少有500吨的库存量。这一季光上海的订单就有300多吨。自今年3月份以来,恒富隆在市供销总社的引荐下,和上海浦东新区、宝山区等农产品市场实现供销对接,公司的“四青作物”得以正式进军上海市场,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在上海市场实现500万的销售额,比之前翻了近3倍。

“今年以来,公司在市供销总社的带领下,参与了上海浦东供销联社举办的‘芒种好物供享集’‘兴潮消费嘉年华’等各类展销活动,我和我们农产品都见了‘大世面’!”公司总经理王斌笑着告诉记者,展销会不仅打开了“四青作物”的销路,也让他们接收到了外面多样的市场信息。今年3月,和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接交流时,他们了解到了眼下上海市民的一些消费特点。针对上海市场喜欢小包装这一特性,公司专门改装设计了产品包装,将原来的25公斤装分装成25个1公斤装,这一小小的改变立马让公司收获大量的“粉丝”。

“今年市供销总社多次组织农企赴沪考察,助力本地农产品提升区域知名度。”启东市供销总社副主任黄凯向记者介绍,去年12月,启东市供销总社与上海浦东供销联社签订跨江融合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启东与浦东将跨区域组织开展助农惠农富农活动,定期会商对接互访,搭建农产品营销平台,联合开展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同时在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加强合作运营。

“现在上海的销售市场很卷,市供销总社通过区域合作的模式,把我们这些农企融入供销体系大家庭中,让我们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平台,见识到了更先进的市场信息。”南通海明星水产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唐华由衷地说。目前,该公司在上海已开设近50家社区门店,公司目前的小目标是——100家社区门店。作为回馈,公司还计划将启东的特色农产品纳入门店的销售清单。

交邮快供——完善流通体系

10月7日上午,惠萍镇大兴镇村的阿妹生活用品店热闹起来,挂上“农村综合服务社”“供销邮政快递驿站”招牌后,店主龚健的日子变得更加忙碌:“今天收进来250多件,发出去40多件,马上双十一快递会更多。”

针对农产品出村难、快递下乡难等“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5月,启东市供销总社、启东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启东市分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优势、邮政物流网络及管理经验,围绕“交邮快供”模式推广、冷链设施建设等八大领域,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农村流通服务体系。

“经过数十次实地考察与综合评估,目前,我市已建成大兴、新港、万安、大同和兴旺村5家‘供邮综合服务社’。”启东市供销总社发展规划科科长张赛华由衷地说,“希望服务社统筹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产品、农资保供方面的基础作用和邮政快递的网络优势,给村民生活带来便利。”

“对于这个流通服务体系,我还是充满期待的。”启东恒富隆冷冻食品公司总经理王斌介绍,“目前公司走的物流是京东系统,如果‘交邮快供’建立完善后,我会选择这个建在‘家门口’的系统,这是为我们农民‘量身定制’的,多好!”

据悉,至2027年底,启东全市261个行政村农村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同步打造“交邮快供”共建品牌示范点并拓展多元服务场景,全面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和农村寄递物流网络,推动产业融合升级,为启东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农产品出村进城闯市场 启东市供销总社助农展销
来源:启东市 发布时间:2025-10-11 字体:[ ]

近日,以“党建引领聚合力·暖心助农促振兴”为主题的金秋好物供享集助农展销活动举办。活动在启东市委组织部的牵头下,启东市供销总社充分发挥流通体系优势,搭建资源对接和服务保障平台,精选来自9个乡镇、19个行政村的72种特色产品参展。现场展品涵盖芋艿、小娘蟹、艾草香膏、桑葚酒等优质农副产品,也有丰利村虎头鞋等非遗手工艺品。

今年以来,启东市供销总社坚守“为农、务农、姓农”初心使命,整合系统优势,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服务网络,助力“小农生产”对接“大市场”,享有“大资源”。

联农带农——赋能产业振兴

东海镇东海镇村第一书记冒玉婷带上该村的特产——一家经营了37年的榨油坊榨的菜籽油,也参加了此次的金秋好物供享集活动。香味浓郁的菜籽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就在此前的6月底,该村的菜籽油还“亮相”了2025启东啤酒音乐嘉年华活动。“酒香也怕巷子深。市供销总社在大型活动和赛事中设置的特色展销专区,让我们村的产品走出深闺,集中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品尝、购买,以此带动村特色产业发展。”冒玉婷说。

“创新展销融合模式,提升产品价值。”启东市供销总社副主任朱海慧介绍,近年来,启东市供销总社与多个镇村及相关单位结对共建,高频次开展各类展销活动,并在农产品展销中融入非遗元素、法治文化等,结合大型赛事、活动,打造集鉴赏、互动、购买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提升农产品文化内涵与附加值。

今年5月,在南阳镇安平村挂牌打造“艾平小调”村级艾草优质种植基地,推动助销产品矩阵由应季花束延伸至艾草衍生加工品,实现从季节性销售向长期助销转变,形成“支部搭台、村集体统筹、农户参与”的稳定助农机制。“通过加工艾草衍生品如艾草锤、艾草饼、艾草膏方等,使我们村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安平村党总支书记孙丹丹说。

作为服务“三农”、联结城乡的重要桥梁纽带,启东市供销总社始终致力于让农产品“出村进城”,真正对接市场。

今年8月初,启东市供销总社与吕四港镇范龙村正式签订为期3年的农产品线下销售联盟合作协议。双方围绕资源整合、品牌打造、数据共享等重点领域深化协作,整合特色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助力范龙黄桃产销对接。在今年的黄桃销售中,供销总社成功助力范龙村80万斤黄桃售罄,显著提升了范龙村黄桃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供坚实支撑。

区域对接——拓展外销市场

这几天启东恒富隆冷冻食品公司正加紧收购、加工青毛豆,以保证月底前至少有500吨的库存量。这一季光上海的订单就有300多吨。自今年3月份以来,恒富隆在市供销总社的引荐下,和上海浦东新区、宝山区等农产品市场实现供销对接,公司的“四青作物”得以正式进军上海市场,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在上海市场实现500万的销售额,比之前翻了近3倍。

“今年以来,公司在市供销总社的带领下,参与了上海浦东供销联社举办的‘芒种好物供享集’‘兴潮消费嘉年华’等各类展销活动,我和我们农产品都见了‘大世面’!”公司总经理王斌笑着告诉记者,展销会不仅打开了“四青作物”的销路,也让他们接收到了外面多样的市场信息。今年3月,和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接交流时,他们了解到了眼下上海市民的一些消费特点。针对上海市场喜欢小包装这一特性,公司专门改装设计了产品包装,将原来的25公斤装分装成25个1公斤装,这一小小的改变立马让公司收获大量的“粉丝”。

“今年市供销总社多次组织农企赴沪考察,助力本地农产品提升区域知名度。”启东市供销总社副主任黄凯向记者介绍,去年12月,启东市供销总社与上海浦东供销联社签订跨江融合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启东与浦东将跨区域组织开展助农惠农富农活动,定期会商对接互访,搭建农产品营销平台,联合开展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同时在仓储、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加强合作运营。

“现在上海的销售市场很卷,市供销总社通过区域合作的模式,把我们这些农企融入供销体系大家庭中,让我们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平台,见识到了更先进的市场信息。”南通海明星水产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唐华由衷地说。目前,该公司在上海已开设近50家社区门店,公司目前的小目标是——100家社区门店。作为回馈,公司还计划将启东的特色农产品纳入门店的销售清单。

交邮快供——完善流通体系

10月7日上午,惠萍镇大兴镇村的阿妹生活用品店热闹起来,挂上“农村综合服务社”“供销邮政快递驿站”招牌后,店主龚健的日子变得更加忙碌:“今天收进来250多件,发出去40多件,马上双十一快递会更多。”

针对农产品出村难、快递下乡难等“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5月,启东市供销总社、启东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启东市分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优势、邮政物流网络及管理经验,围绕“交邮快供”模式推广、冷链设施建设等八大领域,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化农村流通服务体系。

“经过数十次实地考察与综合评估,目前,我市已建成大兴、新港、万安、大同和兴旺村5家‘供邮综合服务社’。”启东市供销总社发展规划科科长张赛华由衷地说,“希望服务社统筹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产品、农资保供方面的基础作用和邮政快递的网络优势,给村民生活带来便利。”

“对于这个流通服务体系,我还是充满期待的。”启东恒富隆冷冻食品公司总经理王斌介绍,“目前公司走的物流是京东系统,如果‘交邮快供’建立完善后,我会选择这个建在‘家门口’的系统,这是为我们农民‘量身定制’的,多好!”

据悉,至2027年底,启东全市261个行政村农村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同步打造“交邮快供”共建品牌示范点并拓展多元服务场景,全面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和农村寄递物流网络,推动产业融合升级,为启东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