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通年鉴(2017) > 生态环境
资源保护
来源:南通年鉴 发布时间:2018-03-01 字体:[ ]

【耕地保护】2016年,南通市完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签订“十三五”期间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完成南通市、县级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编制完成南通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和县级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全市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43.19万亩;争取省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2个,建设总规模2.08万亩;安排市级补助“双百整治”工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6个,建设总规模7.81万亩;入库耕地占补平衡项目622个,新增耕地1.56万亩;入库增减挂钩项目3523个,新增农用地3.54万亩,其中耕地3.34万亩。(沈金兵)

【水资源管理】2016年,南通市加快推进国家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投资56.94亿元,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水生态保护修复等9项建设任务。开展中期评估,建立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各县(市、区)制定下达取水户年度用水计划,严格自备水源取水户和自来水用水户取用水计划管理,取水许可证录入率100%。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2亿立方米内,低于省水利厅用水总量不超过45亿立方米要求。严格地下水总量控制,落实地下水“六个一”(卡、表、证、档、牌、公示牌)管理制度,完成深井封填(停)160眼,压采水量300万立方米,全市地下水用水总量3800万立方米。出台地下水井台建设标准,完成地下水井台标准化建设218处,基本实现标准化全覆盖。加强水功能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覆盖监测和评价,按月发布水质通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6%,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开展水功能区标志牌安装,全市水功能区标志牌安装完好率50%。加强全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维护,监测站点在线率92%以上。严格入河排污口论证审批,强化设置验收,完善入河排污口设置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强化新建入河排污口设置水深度处理,开展生物氧化塘建设试点。全市开展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的尾水取样和监测33个,重点入河排污口监测率100%。

【节水型社会建设】2016年,南通市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统筹供水、排水、节水、中水回用于一体,保障城市水生态和水环境。推进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建设,市区计划用水管理率94.23%,累计创建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45家,节水型企业(用水量)覆盖率35.65%;江苏省节水型小区48个,小区覆盖率9.83%;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工程20多个。编制《南通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通过省水利厅审查;“南通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结题。探索生活污水“零排放”,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安装节水型坐便器1751户,2013~2016年累计安装6902户,每户每年可节水近50吨;完成公共场所节水器具改造74个;实施洗车废水处理循环使用,实现洗车废水“零排放”。创建节水型载体,全市共创建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1个,省级各类节水载体13个,节水型学校7所,省级节水教育基地1个,实施省级节水减排示范项目9个。市水利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开展南通市水文化遗产摸底调查。推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如皋龙游水利风景区建设,提升南通水文化品牌形象。(苏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