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 石剑波 | 提案号: | 277 | |
标题: | 关于在南通市组织社会大众聚力创新的建议 | |||
提案内容: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科技局 | 协办: | 科协 |
答复日期: | 2017-06-29 | |||
答复内容: | 尊敬的石剑波代表: 衷心的感谢您和各位代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的厚爱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在南通市组织社会大众聚力创新”的建议,经我局和科协共同研究协商,现给予如下答复意见。 在全国掀起大众创新创业的热潮中,我市老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参与构建有利于大众创新创业的新环境和氛围,心系南通发展,关心南通的双创工作,让我们倍受鼓舞,为我们更好地做好双创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心和动力源泉。 2015年,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印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南通行动计划》(通政发〔2015〕37号),行动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保障措施中明确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宣传部、农办、编办,市发改委(金融办)、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人社局、商务局、文广新局、国资委、民发办、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人行、银监局、南通高新区、产研院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创新创业载体资源的统筹和规划,研究解决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发展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对全市各创新创业载体的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创新资源布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等重大事项进行统一研究决策。市科技局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负责大众创新创业日常工作推进。 在《南通行动计划》中,制定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南通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表,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创业载体在创新创业南通行动中的责任分工,做到任务清楚,责任明确,保障到位。为此,我们积极推进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建设,积极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院所盘活现有资源,高效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要素,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客孵化型、专业服务型、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等众创空间,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高新区全覆盖。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市场集聚区建设众创空间。至2016年,我市已建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3家,实现了各县(市)区全覆盖,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1家。拥有南通高新区世纪大道众创、如东新宇科技创业等2个省级众创集聚区。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孵化器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共同推进我市双创工作。 多年来,我市科协积极响应“双创工作”号召,着力构建有利于大众创新创业的环境。南通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通委发[2010]3号),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明确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协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目前正结合社团改革的新形势,调研起草科协系统改革方案。积极表彰奖励先进,引导科技社团规范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学会组织作为科技创新体系重要力量的作用,深入本行本业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激发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引导学会会员投身科技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创造出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新成果、新经验,使学会组织真正成为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主抓手、科普服务的主力军、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主渠道、培养举荐集聚科技人才的主阵地。为鼓励创新,推动学会能力持续提升,我们对有效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且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优秀科技社团进行了表彰。同时,主动联系服务院士,引导我市产业技术创新。2007年南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我会成立南通市院士联系服务中心,依托院士队伍和本土优秀科技工作者队伍,在创新驱动战略中持续发力。目前,我市已建立了46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其中,市科协(市院士联系服务部)具体遴选推荐院士建立的6家。举办“科技咖啡馆”,挖掘社会大众创新创业潜力。2010年开始举办“科技咖啡馆”活动,为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体制外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能与高层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科技咖啡馆活动在南通已成功举办了6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创新型南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为了进一步营造我市创新创业的氛围,积极凝聚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力量,我们将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充分认识推动双创工作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创业是推动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和主动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和激发社会大众创新智慧和创造活力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工作任务,通过积极宣传创新、不断催生创意、强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必将贯穿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全民创新创业也将成为我市建设创新之者的主动力和主抓手。 二是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联席会议作用。按照《南通行动计划》中联席会议的作用和功能,对全市各创新创业载体的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创新资源布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等重大事项进行统一研究决策。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则相应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双创”工作的重大问题。 三是启动建设众创社区。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建设众创社区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我市创建工作方案并印发各县(市)区,着力推动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高新区创造条件,根据各板块产业特色,不断加强创新资源和政策集成支持,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充分发挥科技院所和龙头企业作用,高标准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社区。 四是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专业化发展。以上海地区为重点,大力支持我市有条件的企业和机构与国内外知名园区和载体运行机构合作,创建跨境、跨地区合作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各县(市)区依据各自产业、行业特色,着力推动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差异化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各国家级、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功能定位,切实解决同质竞争问题,按照产业链要求,逐步形成各型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互补效应。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更大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专业化众创空间,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积极鼓励和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双创社团。积极协助市科协做好汇报、调研和筹建我市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社会组织,作为市创新创业联席会议的补充和延伸,统筹协调管理各县(市)区双创社团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不断探索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及时发现新典型,总结新模式,探索新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将全力协助市科协做好筹备工作,积极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进一步明确科协、老科协在市联合组织和县域双创社团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科协、老科协在推进双创过程、集聚更多社会力量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支持双创工作的开展。 六是充分发挥科协社团管理主阵地作用。一是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先进地区做法,形成我市科协系统改革方案,着力激发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围绕 “3+3+N”产业体系开展学术交流、民间国际合作,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高服务创新创业的精准有效性。三是加强“对接上海”的科技内涵。主动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将上海科教资源优势与南通中央创新区构建过程中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出来。
南通市科学技术局 2017年6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