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永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打造南通建筑品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南通建筑业发展历史悠久,素有“建筑之乡”美称。五、六十年代,南通建筑队伍参加了首都十大建筑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建筑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组织成建制施工队伍进入克拉玛依、大庆油田建设,后又陆续开辟了华北、华东、中西部及南方等地建筑市场,目前建筑队伍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科研设计、建筑安装、装饰装璜、构配件生产、建筑机械制造、培训教育等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的产业格局,已成为南通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圈中是最具活力、最有影响、最具特色的经济板块之一。在建筑经济总量、施工生产能力、工程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处于江苏省领先地位,居全国地市级前列,建筑队伍被社会各界誉为“南通建筑铁军”。近年来,全市建设系统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累计23000亿元,年均增长16.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2016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400亿元,利税总额近500亿元。目前全市聚集2200多家建筑企业,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5家,一级资质企业188家。4家企业入围“ENR最大国际承包商250强”,7家企业入选“中国承包商80强”;11家企业入选“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累计获鲁班奖91项,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当前,建筑业的发展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国家发展形态的调整: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投资作为主要驱动力到协调发挥投资、消费和出口的驱动力;二是建设方式调整:从政府投资发挥重要作用到更多的利用社会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较强的建设项目上去;三是建筑业需求结构调整:从房屋建筑工程占据较高比重到基础设施产品比重逐渐提高。 未来五年将是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为保持南通建筑业领先地位,必须以建筑产业现代化、国际化为重点突破口,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区域一体化及地域振兴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及城乡危旧房改造等战略机遇,在新的投资需求结构中拓展市场、在“新常态”下注重差异化竞争。通过实施“培优扶强”、“提档升级”、“创新引领”、“人才兴业”、“品牌发展”、“回乡惠民”等六大工程,实现市场开拓从国内为主向国内外并重转变,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生产方式从传统向工业化转变,基本实现产业现代化,确保南通建筑业在国内领先发展。根据你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紧随国家战略,优化市场布局。加强对“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上海自贸区、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研究,紧跟国家投资的重点和热点,积极争取市政、道桥等基础设施项目,着重向中西部的重庆、西安、成都、太原、武汉等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渗透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积极参与东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利用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与国外知名承包商、大型央企及国企联合参与国际承包工程,以外援项目为切入点,从以劳务输出为主向工程承包过渡,逐步实现施工领域向投资、设计、咨询、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高端领域的延伸。 二是推进产业现代化,推行工程总承包。以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强企业产业现代化能力建设,推动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构配件及部品部件等产业化基地建设。在保障性住房、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等公共建筑项目以及国有资本开发的工程项目中,率先应用产业化建造方式。支持大型设计、施工企业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健全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逐步形成设计、采购、施工、交付验收的一条龙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项目管理。 三是深化企业改革,拓展业务领域。鼓励企业加快建立股权合理流转机制,调动经营管理层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推广项目模拟股份制等优秀经验,激发建筑企业活力。鼓励企业向交通、水利、铁路等领域国家重点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展业务,我市范围内的轨道交通、市政公用事业、隧道、大型地下工程以及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鼓励我市建筑企业参与投标,并依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由我市重点企业单独或通过联合体承建。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广先进技术。大力加强产学研协调创新,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多种合作形式的技术创新,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培养人才,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部、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努力适应工程项目功能新、高层多、体量大、科技尖的趋势。鼓励企业对相关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若干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技术。 五是加强品牌建设,创立区域品牌。鼓励企业运用自主品牌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建设“南通建造”建筑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优化本地建筑产业集群价值链,增强产业集群影响力,以巩固先发优势,实现品牌兴业。支持本市龙头骨干企业以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为依托,创立自有特色品牌,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江苏驰名商标。注重“南通建造”品牌推介,积极与中央、省级媒体联系沟通,加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南通建筑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南通建造”品牌,成为南通市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7年6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