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明菽 提案号: 320
标题: 关于黑臭河道治理要综合施策防止回潮的建议
提案内容:
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加大对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仔细观察发现,一些已经治理过的黑臭河道一段时间以后,水质又变黑了,产生了回潮现象,这说明我们的治理方案有问题或者河道中又有了新的污染源。
城市河道水质黑臭现象主要集中在居民集中居住区或工业园区内的河道,主要污染来源为生活污水。一是一些老小区,因雨污不分,污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入河道。二是一些新建小区的居民阳台污水、车库污水接入雨水管道。三是饭店、商铺、洗浴场所等生活废水接入雨水管道。也有一些企业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河道黑臭影响沿河居民的身心健康,是居民关注的热点,各级政府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建议:
(一)加大投入,对老小区雨污水管道系统进行分流改造。由于老小区雨污分流系统改造需要的投入多,施工难度大,市级财政对各区政府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要给予奖补资金,并加大考核督查的力度,以推动这项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二)强化治理,杜绝工业污水直排河道。坚持“铁腕治污”,实施重点行业标准化整治、化工园区生态化创建。市、区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执法巡查,对河道偷排污水的要“零容忍”,加大惩处力度。
(三)落实责任,加强污水接管的监督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及居民小区的污水接管许可审查,杜绝不达标排放及污水错接雨水管道,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将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私自接入雨水管网。
(四)加强研究,科学治理黑臭河道。要摸清污染来源,因河制宜,综合运用贯通水系、清淤、截污等物理方法及引进生物、生态技术进行治理,要按水系进行连片治理,做到治理一片,成效一片,防止回潮现象的发生。
承办单位: 主办: 建设局(建工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17-06-29
答复内容:

尊敬的明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黑臭河道治理要综合施策防止回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市委、市政府“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是2017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是国家和省的硬性任务,必须抓好抓实。现将我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今年我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一是全市完成25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其中市区6条、如皋11条、如东2条、启东4条、通州2条;二是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计划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6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4万立方米/日;三是提升村庄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全市新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99座。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170万吨/天以上;实现全市行政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二、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3月29日,吴市长召开全市黑臭水体整治动员推进会结束后,我局又多次召开会议,现场组织推进2017黑臭水体整治任务。5月10日-15日,我局组织市黑臭水体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各县市区进行现场检查。

(一)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有序推进

(1)市区6条河进展情况。2017年市区共有红星二河、工农河、城南涧河、张江公路南侧河、尖闸南界河、东曙界河6条黑臭河道整治工程。目前开发区张江公路南侧河已进场施工,正在进行截污整治和生态修复改造;崇川区红星二河、工农河已完成方案设计,目前正在抓紧推进施工图设计,预计6月完成截污工程招投标,三季度进场施工,河道清淤工程计划8月完成招投标,9月进场施工;城南涧河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三季度清淤、截污一起进场施工;港闸区尖闸南界河、东曙界河已完成前期污染源排查,其中东曙界河没有污水排口不需要截污,尖闸南界河正在进行方案设计,预计6月完成截污工程招投标,三季度进场施工,8月清淤施工。目前,我局完成2017年市区6条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方案评审,并对项目进度节点倒排,确保12月中旬整治人物完工。

(2)县区19条河进展情况。如皋市11条河道目前正在进行红线划定,前期拆迁、绿化迁移等工作,正在进行协调。跃进河已进场施工。其余河道已进行施工图设计;如东县2条河道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5月进场施工,12月完工;启东市4条河道已完成施工图设计,4月完成招投标,12月完工;通州区五一河已完工,八角亭河已完成招投标,11月底竣工。

(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推进顺利

2017年全市计划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6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4万立方米/日。其中,通州区益民二分厂2.3立方米/日扩建项目已通过方案评审,目前正在进行土地指标和稳评等前期问题协调;如皋港新建2立方米/日生活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预计6月进场施工;如皋市九华镇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立项办理和方案设计;如东县栟茶镇、双甸镇及外向型农业开发区3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前期研究。

(三)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

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0.21万吨/日,建制镇污水处理设已实现全覆盖,在苏中苏北处于领先水平。

(四)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推进

通州湾示范区13个行政村,计划通过新建管道来统一纳管收集,目前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海门市10个行政村,已完成7个村工程招标,其中6个开始施工;通州区13个行政村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20个村进入方案设计招标文件的编制阶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各县(市、区)要尽快协调财政、建设、环保、水利、城管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办公室,落实人员、经费,确保工作推进。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管、亲问、亲自推进。对整治工作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做到年初有部署、过程有检查、年终有考核,确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

二是加强对实施方案审核。黑臭水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必须重视顶层设计,采取“三个坚持”的整治思路:一是坚持统筹推进。及时编制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并结合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全市域、全流域通盘考虑,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梯次整治关系;统筹考虑截污纳管、蓝线退让、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工程关系,科学整治、精细整治。二是坚持一河一策。注重区分每条河道的污染源头、黑臭程度、流动状况等情况,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每一条河道均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确保整治效果。三是坚持系统治理。按照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有关技术要求,结合实际,确定“拆、截、清、修、引、测、管”等七个整治重点环节,全方位、立体式落实治理举措。四是加强方案审核,确保技术方向科学正确。

三是加大河道长效管理。各整治项目完工后,由环保部门会同实施单位进行连续6个月对水质检测,完成整治效果评估报告。水利部门抓紧推进“河长制”,制定考核制度。建设部门牵头做好巡查、考核工作及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处理公众监督举办信息。环保、建设、城管、工商等部门加强对“五小”行业排水行为日常监管,认真做好市区所有排水户的普查工作,排查务求彻底,明确责任主体,对存在问题的排水户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加大对排水户的整改情况审核力度,不符合条件的将依据法律法规严格执法。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一步宣传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让更多的市民主动加入到爱河、护河的行列。

再次感谢您对建设事业的关心。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