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提出者: 石小华 提案号: 037
标题: 关于加强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建议
提案内容: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其实残疾不特殊,他们只是我们中的不幸者,我们始终是同根同枝的兄弟姐妹,他们不应被我们轻视漫待,甚至避而远之。随着我市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无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以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城市形象的体现,更是一项良心工程。

    目前,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明显低于全省,低于苏州,无锡,扬州等兄弟城市,与我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中无障碍设施不健全,新建公共服务设施中设施不健全,城市公交站台缺少无障碍设施,公共服务场所和主要路段,有些景点的无障碍设施被侵占等等。
    根据相关法律和政府职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责任部门,也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牵头部门,建议对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一次普遍性调查,制定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工作规范,提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年度工作计划,与城乡建设项目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加大对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力度,通过加大巡查次数、及时维护维修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管理,确保已建成的无障碍设施能正常使用。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列入干部的政绩、政德考核范围,全面达到无障碍环境市县标准。
承办单位: 主办: 建设局(建工局) 协办: 公安局 城管局 旅游局
答复日期: 2016-06-15
答复内容:

尊敬的石小华代表:

  您的“关于加强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建议”提案切实反映了目前我市残疾人保障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的社会热点之一,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责成相关处室进行研究。

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2008年开始,我市将创建工作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几年来,各有关部门发挥职责,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局相关处室负责牵头配合推进我市无障碍建设,认真履行职能,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督促推进重点小区进展,全面提升我市建筑和市政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水平。

二、强化无障碍建设的监督管理

三管齐下、各方联动,开展无障碍建设,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无障碍建设情况进行监管:

(一) 规范设计,狠抓源头。从我市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论证、项目扩初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等环节,加强设计审查的力度与深度,确保无障碍的各项标准落实到位。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我们要求在图纸方案中要有设计专篇,特别是城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城市主要道路、城市住宅小区项目,从规划方案到初步设计,都必须有无障碍设施建设专项设计内容,通过方案设计各环节的把关,确保设计标准符合国家设计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我们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施工图纸的审查上增加总平施工图的审查,将无障碍设计作为审查的重点,凡是没有无障碍设计的图纸,一律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目前我市新建、扩建、改建的办公建筑、观演体育建筑、医疗建筑等各类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已达到100%。

道路设计方案阶段,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有人行道的道路上均设置盲道,同时,结合人行过街设施(如人行横道线)的设置,将无障碍设施与人行过街设施有效衔接,确保残障人士的通行安全。

我市的城市主次道路建设,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目前,我市新建的主要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的人行道均铺设了盲道,总长达608多公里,面积约18万㎡;主要路口设置了缘石坡道;部分主要路口、人行横道设置了与红绿灯同步的过街音响提示信号装置和蜂鸣器。

(二)整体联动、狠抓过程管理。对在建工程,各部门加强巡查,努力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要求落实在日常建设过程中。抓好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的现场行为,严把验收环节,我们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作为质量监督的重点内容从严控制,每季度的在建项目巡查都将无障碍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予以落实,无障碍设施没有落实到位的,一律不得出具质量监督报告,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三)加快了对已有公共建筑的改造工作。

1、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们先后对全市范围内的办公、交通、旅馆、剧院、学校、商业等132个公共建筑的改造进行了指导,涉及业主单位87家。整改要求主要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对建筑物的出入口进行坡化处理,并配备无障碍电梯。二是对部分公厕进行改造,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三是对宾馆客房设置专门的无障碍客房。四是对观演场所进行改造,设置无障碍座位,并改造业务台高度,满足无障碍要求。五是在建筑物显著醒目位置设无障碍标志。六是对公共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大型场所设置无障碍行进路线图等。共有96个公共建筑完成了无障碍改造,我局对改造内容进行了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36个公共建筑的业主单位开出了整改通知单,指出这些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整改方案,督促其整改到位。

2、对全市道路进行改造。在无障碍设施方面,市政设施管理处对城市主要道路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局公用处、市政设施管理处专题召开了整治工作会议,明确了整改内容,研究了加强设施后期管理工作的措施。整改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出入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设置缘石坡道。半年共整改了 200 余处。二是对市中心主干道、广场、商业步行街等人行道盲道进行了修补,对城区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台阶和坡道的起点与终点(含中间休息平台)设置了提示盲道。三是对盲道进行修补,上半年共维修了约10公里的盲道,面积3500㎡。

三、我市目前无障碍建设现状

(一)建筑物无障碍建设

1、原有的政府办公建筑、医院、大中型商场、加油站无障碍改造率达到70%;饭店、宾馆、室外公共厕所无障碍改造率达到60%;中小学、托幼机构建筑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到20%。新建的各类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到100%

2、新建的高层、中高层住宅及高级公寓、宿舍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已经建成的高层、中高层住宅、高层公寓入口无障碍改造率达30%。

(二)城区道路无障碍建设

1、城市新建扩建道路的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出入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设置缘石坡道,设置率为100%。
    2、城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街道的人行道等各种路口的坡化率达到35%。

3、市中心主干道、广场、商业步行街等人行道,盲道的设置率达100%。

4、城区道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台阶和坡道的起点与终点(含中间休息平台)提示盲道设置率达50%。

5、人行天桥轮椅通行坡道设置率达70%。

6、城区主干道的主要路口、主要商业街的主人行横道过街音响信号设置率达100%。

四、针对无障碍设施被侵占的措施

目前,确实有少数市民非机动车停放占压盲道等不文明行为,影响了无障碍设施通行,给盲人出行带来不便。针对此类行为,市城管局主要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

1.完善规章制度。2015年7月,市城管办印发《南通市市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定(试行)》,明确非机动车必须在划定区域有序停放,严禁占压盲道,为非机动车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

2.加强现场管理。目前,主城区各街办均配备了秩序管理员,不间断地对路面进行管理,宣传教育、劝诫引导市民将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不得占压盲道。

3.严格检查考核。市长效办每月对各街办进行现场考核,非机动车不占压盲道、规范停放是其中重要内容,同时,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也进行系统考核,对情况严重的区域作为案件交办各街道加强管理,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单位,予以扣分。

4.探索服务外包。市城管局今年拟在部分街办和道路推行市容秩序管理服务外包试点,试点完成后,将在主城区全面推广。目前,《市区市容秩序管理市场化运作指导意见》已起草完毕,正在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公司的力量,提高现场管理效果。

 5. 近年来,在新建、改建道路时,我局交警部门配合市、区各级建设部门在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民警巡查、群众反映等多种渠道排查、发现道路及交通设施存在问题,从中梳理出多起无障碍设施设施与人行过街设施不连贯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自行调整人行过街设施位置,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交警部门也一直加强对该类违法行为的管理处罚,减少侵占无障碍通道的违法行为。

五、下一步打算

今后,在省厅、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查漏补缺,加大工作力度,将无障碍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主要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政策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努力发挥报纸、电视等媒体力量,依靠街道办、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加大宣传,营造政府支持、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2、加强监督。建立残疾人监督员队伍,发挥人大、政协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并纠正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漏洞,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

3、开展示范活动。在商场、街道、公厕、医院等多方面树立样板,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无障碍建设。

4、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保护。一是针对南通非机动车多的实际情况,在建设人行道、盲道时,为车辆停放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满足市民停车实际需求。二是与商务局、文广新局等主管部门沟通,加强对商场、电影院等大型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保养,保证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的正常开放和使用。三是争取城管、交警、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制止占用盲道的现象。

5、开展科研与技术交流工作。对无障碍设施管理,城市主体交通对无障碍设施的规划、有关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以及社会发展中残疾人的客观需求等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加强交流和沟通,学习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扎扎实实做好创建工作。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6年6月1日